第一百一十五章 崇禎的疑慮(2 / 2)

餘翔點點頭,給予了肯定的答複,嗅覺靈敏的許三小姐立刻要餘翔教她使用這些數字符號,餘翔非常樂意,將一些簡單的加減乘除教她,這許三小姐真不簡單,短短幾日便學會,她回到四德,開辦了短期算數培訓,要求跑堂夥計店小二前來接受培訓。初次開班成功後,又在整個許記開展算數學習,最後,許記的小夥計都會算數,這讓同行大為驚訝,當下會算數的夥計可都是稀缺人才。

再說崇禎皇帝,不斷地派出錦衣衛收集河南情報,他開始對餘翔心存疑慮,害怕餘翔發展得過快,過於強大,到時候無法控製。但當前,他又不敢貿然觸碰餘翔,害怕鬧出更大亂子,是以非常糾結。

崇禎皇帝最近經常坐在禦書房,反複地觀看餘翔送他的那柄寶劍,心事重重,前些天,當他得知餘翔決定釋放鼇拜和毒蝶女魅時說的那句‘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這句話,他反複念叨‘我’,難道餘翔已心生反意?尤其得知餘翔未經請旨,擅自釋放劉逢元和那幫士子,這可是有違皇命,必須得先請旨才可。

不單如此,餘翔在河南設立新教育體係。新教育體係與原來私塾有很大不同,實行十三年免費教育,小學五年,中學三年,高等教育五年。因為是免費,意味著以前隻有官員和鄉紳子弟才能接受的教育,窮人子女同樣有機會得到教育。

且學習內容上與當下也有極大不同,主要學習國文、數學、物理、法律故事。取代原來的四書五經。四書五經主要是宣揚忠君愛國,而新教育體係,看不出任何一點忠君的痕跡,難道這是要反?

且說法律故事作為啟蒙教學內容,目的是利用這些法律故事讓孩子們有正確的是非觀、培養懂法守法意識,做到守法從娃娃抓起。從中學開始,法律為必學課。但是河南的法律體係,有很多地方與大明律相抵觸,難道餘翔要自立朝廷?

還有一點洛陽正在修建廉政監察署辦公大樓,其規格僅次於學校,其目的是展示作為執政者的廉政決心。主要用來接待上訪百姓,讓老百姓有冤能伸訴,改變以前知府,知縣統領一切的狀況,並且推行首問負責製,廉政監察員一旦接到案件,就必須親力親為,核實辦理,不能再轉交出去,直到整個案件完結。改變了由當地一把手負責一切的局麵。崇禎皇帝心裏隱隱約約地覺得,這也是對絕對皇權的一種挑釁,如今大明所有事務,都由他皇帝說了算,如果各地效仿,他這個皇帝將來還有何用?

河南的快速變化,讓崇禎感到不安,但是又不敢與朝臣議及此事,因為不久前他還將劉逢元給流放,如今滿堂朝臣,都認為崇禎偏袒餘翔,是以,誰都不敢說。

還好皇太極要除掉餘翔,這事讓他感到欣慰,說明大明還有讓滿清忌憚的人物,滿清是一個讓崇禎頭疼的對手,時不時縱兵侵略,如果有餘翔威懾他們,對於明朝的掠奪侵略,他們不敢再那麼肆無忌憚。

如今之計,隻能走一步看一步。還有一件事很奇怪,那就是派往河南的劉氏四兄弟和心腹太監王承恩好似被餘翔收買似的,一致說他的好話,這讓崇禎懷疑他們是不是被餘翔收買了。

曆史上的崇禎,因為猜疑,枉殺能臣,致使大明江山毀於一旦,如今的崇禎,河南剛穩,開始對餘翔猜忌起來。

正在他思慮萬千時,趙嘉誠求見。

趙嘉誠進屋,將他調查到的高起潛的情況稟報給崇禎,高起潛做督查時,收受地方官員賄賂,為地方官在京城跑官要官,在監督水利工程建設時,收受賄賂,對工程質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此積累了巨額財產。

當崇禎聽到巨額財產時,氣得把手重重地拍在桌案上,立刻傳旨,查抄高起潛財產。

趙嘉誠帶人,在京郊一座豪華的院落裏,查抄出白銀二十萬兩,黃金幾千兩,各種古玩玉器不計其數。

崇禎看到查抄財務清單,重重地跌坐回龍椅,想起了餘翔對他的暗示,心道:這餘翔,到底要幹什麼?怎麼似乎事事都有先見之明?

雖然崇禎是餘翔絕對的支持者,但當他見餘翔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將亂相百出的河南治理得井井有條,就連他都敬畏三分的福王也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時候,崇禎內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顯然,餘翔已經功高震主,崇禎甚至在想,如果餘翔一旦叛亂,他又該派誰去與之對抗呢?

軍隊中的能人有誰?熊文燦?盧象升?吳三桂?左良玉?他們真是餘翔的對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