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形勢越來越危急,後麵的清兵月越來越多,新衛軍急劇減少,楊延麟率領幾百號殘兵也投入到戰鬥中。
宇翔則拿著望遠鏡觀看著敵軍陣地變化,突然,宇翔看到一人騎著高頭大馬,氣勢非凡,對著戰場指指點點,這些人在距離新衛軍的陣地四裏之外,顯然,這人覺得他所處的位置是安全的。宇翔直覺覺得此人一定是清兵中重要的人物,因為與清兵打交道較少,不敢確認。
他將望遠鏡遞給盧象升,盧象升仔細觀看後說道:“這人一定是嶽托,是清兵右翼軍統帥。”
宇翔喜出望外,趕忙叫來張有良,讓他看看,這個距離用紅衣大炮實施打擊,有把握嗎?
張有良在望遠鏡中看了看,比劃了一下,說道:“距離太遠了,單個人的目標太小,隻能試試看,不一定能一擊成功!”
宇翔扶著張有良的肩膀說:“盡力而為吧,除掉這個人對這場戰鬥很關鍵,關乎到這場戰鬥的勝敗,關乎新衛軍存亡。”
張有良深知這個任務的艱巨性,他領命而去,掀開了蓋在紅衣大炮上的偽裝,親自上前,調整好角度,極為用心調整角度,直到令他滿意了,這才點火。
盧象升驚奇地看著紅衣大炮,這門大炮與他所見的鑄鐵炮明顯不同,通身用純鋼打造,做工設計比他所見的鑄鐵炮不可同日而語,更重要的是,四裏的射程,要做到精準打擊,那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宇翔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了,清兵已經借助著難民,衝破了新衛軍第一道防線,與長矛兵展開肉搏,而特種兵團和援兵團已經衝出去了,剩下的人,在劉向勇,劉向信等人的帶領下,殊死抵抗,趙曉和祝一堂帶領的神槍隊,對敵人實施點射,才能勉強頂住,可如果時間長了,清兵源源不斷,那就夠嗆。
再說嶽托,利用難民衝陣,宇翔為了保護難民,派出精銳進行疏導,正中嶽托下懷,嶽托非常高興,覺得勝利在望,他不顧下屬勸阻,要親臨一線探個究竟。
在遠離虎蹲炮的射程外,他挺了下來,覺得這個地方絕對安全,觀看著戰場的局勢,調度和指揮人馬,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進入了新衛軍的紅衣大炮的射程內。
一聲轟鳴。紅衣大炮吐出火光。
宇翔在望遠鏡中看到嶽托所在之地騰起一團煙霧,清兵亂作一團。
宇翔大喊道:“好!打中了!!打中了!!繼續開炮!”
張有良迅速指揮人填裝炮彈,又是一聲巨響,這次正中敵人人群集中的地方。
宇翔高興極了,將望遠鏡交給盧象升,命令道:“全體軍兵,準備反衝鋒。”
火.槍兵們紛紛地上好刺刀,新衛軍吹響了反衝鋒的號角。
隻見新衛軍個個如猛虎下山,朝著清兵撲去。
就在此時,清兵吹響了撤退的號角,清兵們如潮水般撤退,新衛軍從後麵掩殺,斬殺上千清兵。
宇翔見好就收,令新衛軍收兵。
諸葛山珍和夏侯商元這才一鬆,癱坐在地上,他們都快頂不住了。穆人清抱著愛徒的屍身,痛哭出聲,他的兩個徒弟,從小就跟著他,他一直將他們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子撫養,如今兩人都沒了。那種悲痛可想而知。
隻見新衛軍的征地前麵,躺滿了一層屍體,有些沒死的,還在做最後掙紮,有軍兵,也有婦女兒童,場麵慘不忍睹。
宇翔命令,迅速打掃戰場,將新衛軍、綠林人士的屍體收起,以備厚葬。將難民聚攏起來,老弱病殘就近向廣宗縣遷移,暫時尋求安置,將他們脫離戰場。一些尚有氣力的難民,則幫忙護送傷兵朝雞澤縣方向轉移。由於死傷的人數實在太多,人手根本不夠,再者害怕清兵從後麵追擊,有戰鬥力的新衛軍必須堅守陣地。
正在宇翔發愁人手不夠之時,這時,從四麵八方跑來許多百姓,不知是誰將新衛軍人手不夠的消息傳出去,本來躲起來的百姓紛紛從藏身處跑出來,牽著馬,趕著牛,幫忙新衛軍運送傷員和戰死者的屍體,長長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
這些人知道,戰事還未結束,危險隨時可能降臨,可是他們不計個人得失,在民族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他們爆發出來的愛國熱情,比起朝堂之上,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大人們,強了不知多少倍。他們不惜寶貴的生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出他們對家園的熱愛,對侵略者的痛恨。
宇翔此刻的心境,有了很到的觸動,那些朝堂之上的大臣們,就知道忠君愛國,可養活他們,守衛他們安全的這些老百姓,誰去忠於他們,誰去愛他們呢,再看看陣地前,慘狀各異的婦女和兒童,他們有什麼罪過,要遭受如此的戰爭之苦。
想著想著,宇翔的眼淚不由得淚流滿麵。旁邊的盧象升看到眼裏,非常吃驚,他猜不透,這位年輕的鐵血將軍,他的淚為誰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