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遵憲一聽,大喜過望,忙對餘翔施禮謝恩。
崇禎實在看不下去了,大聲喝道:“薛遵憲,昨日你不是行將就木,滴水不進嗎,今天氣色怎麼如此好,還中氣十足?”
薛遵憲厚著臉皮,赤裸裸地拍馬屁道:“麒麟軍從天而降,驅趕陰霾,帶來祥瑞,老臣的身體一下子恢複元氣,這都是托餘宰相的福。”皇帝還未任命,他直接稱呼餘翔為宰相了。
朝臣一聽,都覺得甚為臉紅,他們昨日都躲著不上朝,現如今這架勢,不用說,餘翔所說的宰相製定然要推行,不求多福,但求平安吧。
一群人約好似得,一起跪倒,口中高呼:“餘大人提議甚好,請萬歲三思!請萬歲三思!”
這時,從大殿外,劉逢元帶著士子學生們進殿,一起跪倒,口中高呼:“請皇上三思!”
崇禎很奇怪,這些人因為反對餘翔被流放,然而現在,卻站著餘翔的這邊,不知餘翔用了什麼魔力,將這些人感化。難道這餘翔,真不是凡人,真是麒麟下凡?
餘翔對著大家說:“眾位平身吧。我還有事對大家說。”說罷,讓人將章太日和李德賢推進來。
章太日便將讓流民衝陣以及散不謠言汙蔑餘翔之事說了一遍,崇禎這才知道他中了清人離間計。
李德賢一五一十將被秘密派遣前往大興劫殺曹化淳一事說了一遍。
餘翔有讓石頭蛋.子以及幾位難民代表將巨鹿戰場的事說了一遍。崇禎皇帝如夢初醒,他這才意識到當初做了多麼糊塗的判斷。差點讓餘翔蒙冤。
滿朝文武當初都不是傻子,他們隻是要盡快除掉餘翔,所以誰都沒有追究事實真相,如今正好是個台階,對準楊嗣昌和陳新甲,好在陳新甲已死,大家議論紛紛,要將陳新甲全家滅門抄家。
餘翔下令,將章太日和李德賢推出去斬了。不一會,士兵托進來兩顆人頭。
崇禎此刻懊悔莫及,糊裏糊塗將餘翔逼反,他還不知道所謂宰相製,選舉等等,這些新鮮事物倒地如何,他需要時間消化,於是留了個活話:“餘愛卿提議建立宰相製之議甚好,隻是寡人對此尚需了解,此事稍後再議,不知餘愛卿意下如何?”
餘翔聽他小心翼翼的語氣,差點樂了。崇禎的霸氣終於在槍炮聲中熄火了,走下了神壇。
既然皇上說要考慮考慮,他當然無話可說。
早朝就這樣匆匆而散,餘翔正要走出金殿,王承恩匆匆趕來對餘翔說:“萬歲在禦書房召見您!”
見王承恩說得極為謙恭,餘翔走上去,握住王承恩的手說:“王大人,我還是以前的那個餘翔,不要這樣對我,此番進京,實屬逼不得已。還望你以後繼續支撐我,支持萬歲。”
王承恩見餘翔這麼說,非常高興,說道:“餘大人,聽你說話,你還是以前的那個你,我就放心了。”
餘翔微微一笑,說道:“走吧,我們一起去見萬歲。”
禦書房,崇禎端坐在桌案前,案頭擺放一柄寶劍。
餘翔一眼就認出那柄寶劍就是他送給崇禎的那柄劍。
行禮完畢。
崇禎開門見山地說道:“我還坐在寶座上,你是為了兌現當初的誓言嗎?”
餘翔微笑著搖搖頭道:“不是的,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謀朝篡位。”
“那你為什麼要揮師進京,大動幹戈?”
“為了天下蒼生,為了華夏燦爛的文明。我不想大明國破家亡,從此落後挨打,不想讓野蠻人統治文明人,不想老百姓流離失所,易子而食。”餘翔動情地說出心中所想,這是他此次出兵的真實原因。
“難道朕治理國家,就會國破家亡嗎?朕真地就這麼昏庸無能嗎?”崇禎經曆此次早朝,認清許多事情,自信心遭到極大打擊,是以才這麼問。
餘翔沒有正麵回答,說道:“大明發展至此,百孔千瘡,各利益團體,隻顧小團體眼前利益,不顧老百姓死活。富者富可敵國,窮著挨凍受餓,是以大災之年,百姓水深火熱,名不聊生,從而逼民造反。不打破既得利益者的小團體,大膽革新,任誰都無法起死回生,這也是我要下決心改革的原因,改革,國則興,不改,國則亡。”
崇禎有所頓悟,想了一會說道:“改革!改進舊製,革除陳弊!朕就依你所說,你放心去辦就是了,稍後我會下旨。”
餘翔聽崇禎這麼說,規規矩矩地對著崇禎行君臣之禮。然後,將自己的執政構想以及展望詳述一遍,崇禎聽後,非常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