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峰小說創作的人性分析
專題新作勁評
作者:王崇
將文學創作轉化為具有審美價值意蘊的物質載體能夠很好地提升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也能夠為讀者理解小說文本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小說《三個礦工的遺囑》是作家張曉峰創作的短篇小說,作者以遭遇礦難的三名礦工生命最後階段的經曆作為表現對象,為讀者深入了解人在遭遇現實生活導致的種種困境時所麵臨的諸多考驗。
一、無法被抹去的文化背景
小說《三個礦工的遺囑》所講述的故事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田寧手中反複擺弄的手機在記錄礦工們遺囑的同時,也暴露了小說人物所處的時代環境。我們認為作者試圖淡化小說背景和外在環境因素的處理方式是正確的,能夠使得讀者從狹隘的理解誤區中走出來,獲得對於小說文本蘊涵的審美內涵更為真實的生命體驗。但作者卻陷入到文學創作和情感表現方式的悖論中:一方麵,作者試圖將小說的主人公限定在特定的時空範圍內,為此他選擇了與外在世界絕對隔離的礦洞,這使得他們成為被孤立起來的審美對象;另一方麵,當礦工們在麵臨死亡時所展現的情感卻又必須被記錄下來,為了能夠使相關信息更為真實可信,作者不得不借助於現代化的手機。正是後者使得作者精心構築的刻意被淡化了的時代背景徹底暴露出來,使得讀者了解到小說所講述的故事就是發生在我們生活的時代。
礦井的巷道裏不知從哪兒冒出那麼多水,把老趙、李廣順和田寧三個人逼到一個狹窄的空間內。七天過去了,生的希望逐漸渺茫,他們感到死亡的腳步正越來越逼近他們。在經曆了最初的恐懼和焦躁之後,這時他們反倒平靜下來。老趙和李廣順有一搭沒一搭地少氣無力地絮叨著他們以往經曆過的人和事,田寧則在不停地擺弄著他的手機。
小說所講述的故事是以礦難作為主線索的,當礦井的巷道中出現大量積水時,老趙、李廣順和田寧的生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三人逐漸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而此時田寧手中一直擺弄的手機則成為三人唯一可以留給後人的心中想法的工具,作者以三人的遺囑作為信息載體為讀者展現了無法被抹殺的文化背景。當人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的時候,他們會產生怎樣的念頭或許是很多讀者都試圖了解的。而中國人在這時所表現的人性特征更是直接展現了這片土地對中國人的影響。“人與自然的關係表現為自然界不僅存在於人之外,而且也存在於人之內。自然界不僅構成了人的外部環境,而且也構成了人的內部素質。所以,自然絕不僅僅是一種外部環境,地理條件也絕非隻是一種外因,它們都必然向著人和社會的內部轉化。正是這種轉化,使特定人群和特定的環境和諧在一起,就形成特定的文化。”
我們可以在三人的遺囑中看到:老趙選擇了向家人交代償還債務,李廣順則選擇了向妻子坦誠兩人婚姻的失敗,田寧選擇了向心愛的女人袒露愛意。考察三人的遺囑,都是對於現實生活的關照,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形式的對於彼岸世界的恐懼或者是懺悔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這是因為中國文化始終是將關注的焦點定位於現實生活,而不是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彼岸。“不語怪力亂神”很好地詮釋了中國人對於死亡的理解,至於所謂的“鬼神”之說往往是人們身處於現實狀態表現的對於未知的恐懼,而不是對於死亡和過失的否定。
二、始終堅守的文化傳統
當作者將礦工在地下的生活呈現給讀者時,我們所了解的更多的是作者的想象,絕非真實事件的事後追憶。因此,讀者通過小說文本獲得的審美體驗並不是源自於小說主人公自身的,而是來自於作者本人的。
作者將遺囑和死亡聯係在一起是人類在進入到較高層次的文明之後的重要表現。可以看出,在很多的民族和文學作品中都試圖以某種方式獲得對於死亡的超越,但是人們又深深地認識到不管是何種形式的期盼,或者是何種形式的宗教,總是隻能提供精神世界的慰藉感,並不能對現實的物質世界產生任何具有積極意義的價值表達。為了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人們最終創造了遺囑,試圖以生命個體留存在物質世界的威望保證自己的意誌能夠得到很好的繼承。張曉峰在小說中始終將三人的遺囑作為重點,遺囑又往往是與死亡聯係在一起的。在中國文化中,挑戰死亡是老趙、李廣順和田寧試圖通過遺囑達到的終極目的,這也是人類發之於求生本能的人性要求。原始宗教認為,人肉體的死亡並不代表靈魂的死亡,隻是由一種生活方式跨越到另一種生活方式,宗教的目的就是為了顯示這種“不死感”。而文學從某種意義層麵來說,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宗教。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被消解和被遺忘的精神存在,也是對於人性深處不可逃避的生死問題的再思考。
在小說《三個礦工的遺囑》中,讀者分明感受到傳統文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發揮的巨大影響力。它具體地表現為,“通過一種我們看不見的‘以太’把一物體的推動力傳輸給另一物體”。從中國文化的發展曆程來看,人們永遠無法擺脫對於生命意識的追問,死亡卻永遠提醒著人們生命是如此的短暫。先民們很早就知道了死的必然性,並將死亡和自然世界的意誌聯係在一起。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的生命受自於神,人生曆程中的凶吉禍福,包括最終肉體的死亡,都能在某種行為模式那裏找到根據,生命中一切自然發生的行為和事實都要歸結到某種不可改變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