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所寫的狀物,大體有這樣幾種:植物、動物和靜態物體。下麵,分別介紹一下作文時應注意的問題。
(1)植物
自然界中的植物數不勝數。簡單地說,有花、草、樹木、糧食作物等,但具體到每一類裏到底有多少種,誰也說不清。它們種類不同,形態也各異。但是既然它們同屬於植物,描寫它們時,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循的。
對植物的描寫可以先從整體外形入手,看它們像什麼;也可以按照它們生長期的時間順序來寫,即先長什麼,再長什麼,最後長成什麼樣子;還可以按根、莖、葉、花、果的順序來寫,再說明它們各有什麼用途,當然,把這三部分結合起來寫,也是可以的。有的同學描寫一朵枯萎的茉莉花,並由此聯想到人,寫出人生的哲理,使文章顯得獨特、新奇,而又耐人尋味。
寫植物一般可按這樣的次序:外形—部分—特點—用途—點明主題。
(2)動物
動物的種類很多,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有水中遊的……它們各具特點,要寫好它們,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要描寫好動物的外形,如身體、四肢、翅膀、頭、尾、毛等。
第二,要抓住動物的不同特點、不同習性進行詳細描述。
第三,一定要把自己對動物的喜惡之情寫出來;並且學會聯想,從它們身上聯想開去。這樣文章才會顯得內容充實,主題鮮明。
第四,要寫好動物的動態和靜態。動物的大小、外形、毛色等在靜態中容易表現,而它們的特性則在動態中容易顯現。
同時還要注意動物食、住、行、生長繁殖、自衛進攻等方麵的情況,特別要注意發現那些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表現,以便有所發現,寫出新意。
(3)靜態物體
靜態物體,這個概念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小到學習用品、生活用具、玩具、工藝品等,大到汽車、火車、飛機……描寫這類事物,重點是要寫好物體的外形、構造、用途等方麵。
但寫起來,並不比寫動態的物體容易。要寫好它們,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抓住所要描寫物品的形狀、大小、色彩及其特點,采用由表及裏的方法,把它的大致輪廓準確地描摹下來。
二要對物品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細致的觀察,把那些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詳細描繪出來,以增加人們對它的印象。
三要挖掘出物與物之間的內在聯係,運用“借物抒情”、“托物言誌”的方法給予表達。
四要揭示出自己與該物之間的關係,表明一個道理,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進物體之中,寫出真情實感。
總之,狀物要注意狀其形,力求形象的逼真,更重要的是通過聯想和想像寫出神韻來。很多優秀的作文,描寫形象生動,大多得力於作者善於通過聯想加以比喻,通過想像加以擬人或誇張,使所描繪的對象不但有形、有像,而且有神、有韻。
下列三篇分別描寫植物、動物和靜態物體的例文,可作為父母們輔導孩子寫狀物作文時的參考:
垂柳
山東呂亨安
我的家鄉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一條小河由西向東穿村流過。前些年,小河時常發大水,河兩岸被衝毀了,河麵逐年增寬,危及住家房基、圍牆。村民們從別處弄來了柳枝,把小河的兩岸插了個遍。
雖然河邊的泥土並不肥沃,有些地段還盡是瓦礫、石塊,但是沒有過幾天,柳枝竟長出了嫩芽。又過了幾年,這些柳枝居然長成了枝繁葉茂的大柳樹,河兩岸綠柳成陰,河岸水土得到了保持。
我家就住在小河北岸。“近水樓台先得月”,這柳陰自然成了我們全家避暑的“勝地”。
我們坐在綠陰下,任垂柳的“長發”輕拂我們的臉。“啊,真涼快啊!柳樹啊,可真得感謝你!”我不禁自言自語。一聽這話,爸爸笑著問我們:“你們誰能把柳樹的好處說出來?”我沒想到爸爸提出這樣的問題,愣在那裏,不知怎樣回答。媽媽瞧了我一眼,解圍說:“柳樹長成材可做菜板、麵案,大集市上到處都有賣的,這誰不曉得?”
弟弟眨眨眼,指指我們身後的柳樹說:“大柳樹可供我們乘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