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6~12個月,會識別,能模仿,要說話(2)(1 / 3)

我們有必要再來重申一下:1歲以內,寶寶的主食依然是母乳,如母乳不足或有需要,可以輔以配方奶粉哺喂。1歲以後,酸奶可以作為寶寶的輔食,每天定量100~200ML。鮮牛奶中缺乏鐵質和寶寶大腦發育所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牛磺酸等物質,所以,3歲以後再喝吧!

對礦泉水衝奶粉SAY _disibledevent=已經吃不下了。硬塞,隻會讓寶寶形成抵觸食物的條件反射。住手吧!

小舌為何“畫地圖”

這種病麻煩就麻煩在發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隻在寶寶吃輔食時,小舌頭才會受到刺激表現出異樣,還伴隨食欲減退、煩躁不安等表現。

“遊走性舌炎”的發病原因和精神因素、體質因素和營養因素有關係,大多數情況不會發生惡化,一般無需特殊用藥治療。建議你這樣處理比較得當:

①注意休息。

保證寶寶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過度疲勞。

②飲食調節。

想辦法保證寶寶攝入足夠的營養,增強抵抗力。

③保持口腔衛生,細菌誘發本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早晨用軟毛牙刷自舌背向外輕輕洗刷1~2次,將剝落的上皮清除幹淨,再用2%的硼酸鈉或0.5%碳酸氫鈉溶液漱口(用滴管滴入幾滴即可)。

④處理寶寶煩躁不安、不願進食的辦法是——

在其舌苔上塗搽無刺激性的消毒藥物,如金黴素溶劑,消炎止痛,還能防止合並感染。

⑤以上方法均宣告無效的話,你就得帶寶寶去醫院了。

對於口腔牙源性或非牙源性感染病源,醫生會判斷和處理,你絕不能自行使用某些抗生素藥物,它們本來就可能誘發本病!

媽媽來幫忙,關愛小乳牙

媽媽需要“惡補”一個牙齒小常識——人有28~32顆牙齒,其中20顆乳牙排列在口腔前部,上下各10顆,左右對稱。牙齒分為乳牙列、混合牙列和恒牙列三個時期:

6個月~6歲→乳牙列時期;

6歲~12歲換牙,口腔裏乳牙和恒牙並生→混合牙列時期;

12歲以後牙齒基本都換完→恒牙列時期。

長牙齒就牽扯到是否會有齲齒。乳牙也會發生齲齒的!

乳牙發生齲壞,牙齒就沒辦法發揮正常的咀嚼功能,寶寶攝入食物受到幹擾不說,齲壞嚴重時乳牙會過早脫落,後麵長出的恒牙將會發生以下變化:

①排列不整齊;

②頜骨高度不夠;

③影響麵部骨骼發育和美觀。

寶寶6個月(晚一點的9~10個月)大的時候將長出第一顆乳牙。從第一顆乳牙開始,你就要學會開始關愛孩子的牙齒了。現在是幫寶寶清潔牙齒,將來你的“關愛”就要變成“教給”,教他養成愛護牙齒的習慣,教他正確刷牙的方法,孩子將終身受用!

①你應戴著指套或在手指上纏好醫用消毒紗布,蘸溫水輕輕擦去附在乳牙齒周圍及殘存在口腔內的奶漬和食物殘渣。

②每天不必清潔過度,保持1~2次就可以了。別用大力擦拭,以免弄破口腔黏膜!

③從寶寶1歲開始,你就應定期帶他看牙醫,大概每3~6個月一次。

④牙醫將檢查是否發生齲齒和頜骨發育情況,牙齒生長的數目、排列、大小是否正常。

保護小眼睛

和愛護牙齒一樣,保護眼睛也要貫穿寶寶發育的始終!

懶技大公開——異物入眼快處理

如果不小心讓異物進入了寶寶的眼睛,你千萬不能用手揉擦,也要防止寶寶自己用手揉擦。正確的做法是——用醫用消毒棉簽蘸溫水,輕輕地將異物弄出來,或者直接用溫水將異物衝出來。

良好的衛生習慣剛好阻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表現為:患病寶寶尿黃,口腔內部(包括舌頭)、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陰等部位出現小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

疹子有“8不”:不像蚊蟲叮咬;不像藥疹;不像牙齦皰疹;不像水痘;不癢;不痛;不結痂;不結疤。但口腔內的皰疹破掉後會出現潰瘍,寶寶常常流口水不能吃東西。

手足口病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經過調養和休息,7~10天可自行痊愈。因此病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並發症的,個別死亡的情況很少見,媽媽不必過度恐慌。

發病原因歸根結底是父母把外界的病毒帶回了家。SO,回家後要先用洗手液洗淨雙手,吃熟食和喝開水。平時經常給居室通風,勤打掃衛生死角,勤曬衣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