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沒有結束的情結(3)(1 / 2)

身體的接觸使得她真切地感受到活著的美好和快樂,那是一種非常具體、非常實在的體會,一下子把自己那些年來對男性的渴望落到實處。她每時每刻都想著、盼望著早日相聚。實際上,身體接觸在某種程度上是克服和緩解思念和分離帶來的心理饑渴,是戰勝孤獨的最好方法。他們用肌膚相親釋放幾天才可以見上一麵的思念。然而,每次肌膚相親過後帶來是更為強烈的渴望和欲念,因為內心深層的思念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在親熱中加劇,這恰巧是戀愛狀態中親熱的頻率高於固定婚姻的最終原因,那種纏繞像美酒一樣讓人上癮,讓人無法控製。那種美好的感覺讓她得意忘形。而且,她沒想到自己反複研究、反複琢磨了那麼久的事情竟然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發生。

意外的打擊

可能是因為他們的約會使她不能夠準時回家,可能是因為她臉上煥發出的青春美色讓她的父母疑慮大增,可能是因為發現了他們相愛的痕跡,她父母竟然殺將上來,把女兒戀愛的事情鬧到單位。而且,他們口口聲聲地說早戀影響學習、影響政治上進步……

本來,劉麗就對社會生活中廣泛存在的虛偽現象恨之入骨,覺得虛偽最卑劣,有什麼不說什麼,偏要扯上一點似是而非的東西給自己遮羞。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對父母的幹涉毫無還手之力,眼睜睜地看著將自己的愛情置於死地。

現在想來,那實在是父母的悲哀,他們根本沒有必要那麼緊張。他們希望通過單位阻止女兒戀愛。然而,事與願違,一場可能自生自滅的戀情因為橫遭幹涉而聯手抵抗,一對可能半路分手的戀人糾纏了5年之久,這肯定是父母始料不及的。

那時候,複雜的思索取代了真正的憂傷。劉麗覺得父母親的做法是傷害了女兒的自尊,因為她明白那些冠冕堂皇道理下邊潛藏的台詞。

愛隻不過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並由此發展成為婚姻的個人經曆和體驗,不需要別人來插手幹預。但婚姻又有其社會性,從一開始就具有一定的主觀色彩。沒想到從戀愛之初就遭到來自父母的主觀的幹預,那幹預讓她痛苦萬分,像魔影幽靈般盤旋在她的心中。於是,那種頑強的對抗心理一直持續到他倆的戀情結束。這很正常,像她這樣一個本身就具有叛逆思想的年輕人遭到人為壓抑時必然要奮起反抗。

當天晚上,他倆又見麵了。劉麗自己的第一表現就是無聲地熱淚橫流,嗚咽著評判她的父母。他哭,她也哭。後來倆人抱頭痛哭。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可劉麗仍然覺得自己不夠磊落,對不起那天晚上流的淚!或許,正是因為內心深處有一種悔恨交加的感覺在徘徊,自己才不敢正視那段初戀情懷,而執意牢牢鎖定至死不說。

回想那段心路曆程,她明白那幾年是在愛和恨的交織中度過的。因此她常常冒出這樣一種念頭:“父母親,你們不讓我們好,可你的女兒就在他的懷抱中!”交往的幾年中,她那純真的摯情又令他百感交加,飽嚐靈魂煎熬的苦楚。她是真誠的。她經常向他訴說對自己父母的輕蔑和怨氣,那份信任讓他體驗到人類最高尚的信任情操。

約會時,她小鳥依人般地乖巧,細長的眼眸中流露出甜美的柔情和滿足的快活。她動不動就笑,那種掩飾不住的快樂好像是從心靈深處往外“咕嘟咕嘟”地冒。她總是怕丟去他似地牽領著他的手走,走到沒人的地方還會踮起腳尖吻他的額頭,說最喜歡他的大腦門。有時候他也會忘記那些不快,和劉麗瘋玩。他們常摟抱在一起,莫名其妙地笑成一團。

初戀真是永恒的人之初,那種毫無修飾的原生態純情令人感念生命存在的真實意義,而且,那種美好的體驗猶如溫暖的陽光永遠彌灑在人生旅途中。

劉麗後來在與父母5年的耗戰中失去了信心,分手時倆人痛哭了一場,發誓來生做夫妻。

續 情

不久,她父母給她介紹一個做生意的揚州青年。曾經有要好的朋友勸她不要找那個地方出生的男人。也不知道從哪裏聽來的,說那地方的男人最會玩女人,從古以來就用情不專。好像還念了一句唐詩,什麼“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心醉的劉麗沒有考慮的餘地,草草和他結婚並一道去了南方某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