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翻轉課堂對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1 / 3)

翻轉課堂對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

專題

作者:胡世強

翻轉課堂是互聯網+數字化教學的一種課堂教學形態。對於翻轉課堂,人們給予了很多不同的說法,如翻轉課堂能夠實踐和實現課堂教學的時空翻轉;能夠實踐和實現課堂教學流程和方式的翻轉;能夠實踐和實現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效結合的教學翻轉;能夠實踐和實現教師與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有效轉變的翻轉等等。筆者認為,努力學習和理解翻轉課堂的基本理論與精神實質,積極實踐與探索翻轉課堂的教學策略與規律,潛心鑽研與創造符合我們教學實情的翻轉課堂應用範式,是我們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緊迫而又現實的課題。

一、學習和研究翻轉課堂的思想路線

在翻轉課堂中,無論是課堂教學形態的變化、課堂教學時空的變化、課堂教學流程的變化還是課堂教學方式的變化,從根本上來說都是課堂教學觀念的深刻改變和實踐落實。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1],這是翻轉課堂的思想路線,它造就了翻轉課堂實踐與探索的成功。

它啟示我們要切實教育和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擔當學習的責任,從“要我學”的狀態進入“我要學”的境地。這既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育教學成功的保障。讓每個學生“站”起來,“動”起來,“長”起來,成為最好的自己,是翻轉課堂的目標,也應該成為我們教學實踐的方向。要讓學生在行動中,激發學習的熱情、激活學習的思維、激發學習的潛力,實現自我進步,自我發展。

它還啟示我們要從思想上和行動上真正落實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改革精神。教師要從“站在學生和知識中間”到“走到學生旁邊”,要從講授的神壇上走下來,走進學生的學習中去,走進學生的活動中去,走進學生的思維中去,走進學生的交互中去,有效引導、幫助和支持學生。

二、學習和研究翻轉課堂的教學路線

下圖是專家總結的翻轉課堂二階段四環節的教學模式[2]。教師的教學工作路線是課前的教師活動(準備學習資源)—課堂教學活動—教學評價活動。課前的教師活動,主要是教與學及其活動等的策略策劃、創意設計和資源創作。它既是翻轉課堂的基礎環節,又是翻轉課堂的起始點和支撐點。

反思我們教學策劃和設計的實踐,在教學內容上,往往找重點、抓難點的多,在分析疑點上下的功夫相對少;在教與學的行動上,教師講的多,學生真正“動”起來的相對少;在活動的設計上,教師主觀判斷的多,符合學生實情的相對少;在問題的探求上,尋求答案的多,追求思維和方法的相對少。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切實研究和認真改進的。

我們在教學策劃中應該加強對教學評價設計的思考,教學價值判斷是對客觀教學過程及其結果的評判,做出評判的人又具有一定的主觀性。筆者認為,重要的是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整合過程和結果的評價,尤其要加強針對自主學習情況設計教學評價,其中包括:針對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設計教學評價,針對學生獨立探索活動設計教學評價,針對學生協作學習設計教學評價,針對學生的交互及反饋反思設計教學評價[3]。在過程評價設計中,著重知識邏輯、學習思維、探求方法的進步與發展。

翻轉課堂中學生的學習路線是自主學習—課堂學習活動—教學評價後的學習反思,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是翻轉課堂教學的核心環節之一。自主學習一定要完成一定深度的學習,不是對教學內容初步的了解,而是要達到對知識的理解乃至達到掌握應用的程度。這裏的理解,即學生能將正在學習的新知識和原有的知識建立聯係,包括解釋、舉例、分類、概括、推斷、比較和說明。要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深度達成的目標,一要教師創作出優質的符合學情的教學資源;二要策劃設計出符合教學目標、具有合理教學流程特別是學習流程的方案;三要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有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