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代人,其實大多數都是兄弟姐妹很多的,因此,在父母雙方都年老之後,對於父母的財產分配糾紛便開始提上了案頭。
記得在一部電視劇中看到一對老人,在一方先離他而去的時候,一對工作繁忙的兒女,為了找到合適的照顧父親的保姆,寧願將父母的財產全部給保姆,條件是保姆和父親結婚,等於是給父親找了個伴。這樣的事情對老人來講是一件好事,我們不能用年輕人的愛情觀來衡量老人了,因為對老人來講,重要的是有一個伴侶。而大多數人不能接受老人再婚,想的最多的恐怕就是財產問題了。其實,老人即使有再多的錢,那也是老人辛苦一輩子賺來的,給老人享用都是應該的。
有時候,矛盾總會從老人離去的那天開始,對於兄弟姐妹很多的人,都會開始對老人財產的分配爭紛。其實,這無非是給自己的兒女做出了一個不好的榜樣而已。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懂得尊重父母和嗬護家庭和睦,這才是最珍貴的財富。
分析以上兩種心理,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出現在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足以引起巨大的家庭風波。而歸根結底,其原因還是當事人太把自己的事情當事,而不把別人的事情當事了,或者太物質化、自我化了!
事實上,我們講究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和真誠,一家人也同樣如此,隻要一家人之間互相團結、互相理解、互相關愛,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那麼,我們該如何表現出自己的真誠呢?
1.首先要保持真誠的自我 本色的、不做作的自我是一種內在的氣質,這是一種最寶貴的東西。一個真正懂得與他人相處的人,絕不會因場合或對象的變化而放棄自己的內在特質,盲目地迎合、隨從別人。保持一個真實的自我並不等於要使自己與別人格格不入或標新立異,甚至明明知道自己錯了或具有某種不良習慣而固執不改,而是保持自己區別於他人的獨特、健康的個性。那些具有個性的人,也具備一定的魅力。不管你是晚輩、還是長輩,都要避免不懂裝懂,在長輩麵前感到說話困難的原因是難以尋找共同的話題。與其如此,倒不如當對方說了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後,就老老實實地請教說:“那麼,請教教我吧”。
2.承認自己的錯誤 有時候明明是你自己錯了,可是你的虛榮心在作怪,就是硬著頭皮不承認,甚至還在家人麵前為自己爭辯,這樣的心理和行為不僅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還會使彼此之間的隔閡無法消除。相互之間的交往是談不上了,還讓人覺得此人蠻不講理,像個無賴之徒,又怎麼能搞好家庭關係呢?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是你錯了,就很快地、很真誠地承認,這樣才能獲得家人的認可和賞識。
3.表達真誠的技巧
(1)真誠的眼睛。坦蕩如水,平靜地注視,不用躲躲閃閃或目光垂下不敢直視。
(2)真誠的舉止。自然,大方,從容不迫,舉手投足一副安然之態。
(3)真誠的微笑。如一縷溫馨陽光,充滿暖意。皮笑肉不笑,故意擠出的笑,都缺少真誠。
(4)真誠的稱讚。稱讚別人要發自內心,是心靈之語,否則就屬於奉承的範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