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4個月至9個月孕婦比較安定,夫妻雙方每周可過一次性生活,但是每次的時間不能過長,而且男方的動作要輕柔,不能直接強烈刺激女性的性器官,動作要輕柔一些,並且體位也要恰當,絕對避免上下位和屈曲位的姿勢,建議采用丈夫取從背後抱住孕婦的後側臥位,注意不要對孕婦腹部增加負擔,不要對子宮強烈刺激。這個時期的孕婦分泌物逐漸增多,外陰對細菌抵抗力降低,如外陰不注意衛生,易引起細菌感染。另外,如果性生活過頻,用力較大,時間過長,就會壓迫腹部,使胎膜早破,胎兒因得不到營養和氧氣,就會很快死亡,或者導致流產。即使胎膜不破,未流產,也可能使子宮感染,重者致胎兒死亡,輕者胎兒身體和智力發育也要受到影響。
妊娠晚期特別是臨產的1個月,即妊娠9個月後,胎兒開始向產道方向下降,孕婦子宮逐漸張開,倘若這個時期性交,羊水感染的可能性大,可能發生羊水外溢(即破水)。同時,孕晚期由於子宮比較敏感,受到外界直接刺激,會有突發子宮加強收縮而誘發早產的可能。所以,在孕晚期必須絕對禁止性生活。
另外,對於有習慣流產和早產病史的婦女,或高齡初產婦,或結婚多年才懷孕的婦女,為安全起見,整個妊娠期都應禁止性生活。
有些妊娠婦女在性生活後往往出現腹痛現象,對此千萬不要忽視。
這是因為,在男子的精液中含有多種的前列腺素,性交時,這些前列腺素經女子陰道黏膜吸收,產生一係列反應。孕前,使子宮肌肉鬆弛的前列腺素起主動作用,為精子向輸卵管行進創造條件,使精卵能夠順利結合。而當女子懷孕後,則由精液中可使孕婦子宮強烈收縮的前列腺素發揮作用,性生活後妊娠婦女出現腹痛的原因就在於此。假如妊娠婦女性生活過於頻繁,子宮經常處於收縮狀態,不僅會發生腹痛,還可導致流產。所以為了母親和胎兒的安全,孕期夫妻在過性生活時應力求減少刺激,男方戴避孕套以可避免精液與陰道黏膜接觸,從而防止因子宮強烈收縮而發生腹痛或流產。
如果孕期性生活後孕婦的陰道出現出血狀況,更不能掉以輕心。這是因為:在停經3個月之內性交,若突然出現下腹疼痛伴大便墜脹,同時或稍後出現少量陰道流血,應考慮有宮外孕的可能;妊娠中晚期,在性交後如出現無痛性陰道流血,量可多可少或伴血塊,可能是前置胎盤性出血;性交後,如出現陰道流暗紅色血液,無血塊,伴腹痛、腹脹,子宮變硬,胎動過頻,則可能是胎盤早剝性出血。所以不管出現以上哪種情況,都不能在家裏等待、觀望,應當立即上醫院治療。
保護好胎兒的“住房”-子宮
成年未孕婦女的子宮長7~8厘米,像一個倒放的梨子,懷孕後變得很大,能容下3.5~4千克重的胎兒。子宮有三個通道:一個通陰道,這是人離開母體走向光明世界之門;兩個與輸卵管相通,這是新生命誕生之地。當母親的卵子與父親的精子在輸卵管相遇受精以後,要經過幾天的跋涉,才能到達子宮。子宮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長得厚厚的,為受精卵準備了舒適的條件。受精卵移動到達子宮裏,才發育成肢體五官俱全的小生命。小生命在子宮安家以後,受到層層保護,外有包蛻膜、毛膜、羊膜的保護。羊膜囊裏還充滿了一種叫做羊水的液體,有1000~1500毫升。胎兒就是因為生活在這樣的水府中,才不怕外界的擠壓和振蕩。
為了保證胎兒發育的需要,母親還為胎兒準備了一條營養管道--臍帶,臍帶與胎盤相通。胎盤裏充滿了母親的血液。母親的血液並不直接輸送給胎兒,而是將帶有氧氣和營養的血液通過子宮動脈的分支緩緩流入胎盤中,胎兒則通過胎盤中的絨毛的滲透作用,由臍部吸取母親送來的氧和營養物質而健康發育。胎兒維持生命活動中的代謝廢料由臍帶動脈送到胎盤,又通過子宮靜脈將廢物排泄於體外。按這個道理來說,胎兒在出生前,他的安樂窩一定是最舒適安全不過的了,但事實並非如此,胎兒的安樂窩並不太平,隨時都有可能受到滅頂之災。
首先,在妊娠早期,妊娠的維持主要依賴於卵巢內如蠶豆大的妊娠黃體,這個黃體到妊娠一個半月時發展到頂峰,以後產生黃體酮的數量就逐漸減少,無法勝任日益增大的子宮和妊娠發展的需要了。此時,雖然胎盤內的絨毛已能產生一些黃體酮來代替黃體的工作,但在妊娠近2個月時,兩個機構正處於交接階段,黃體要交出維持妊娠的重任,而胎盤尚難以全部接受,於是就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局麵,這時如遇到一點不如意的刺激,則很可能造成胎兒流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