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先天遺傳的秘密(3)(1 / 3)

遺傳的表現型是通過該人所帶有的全部基因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作用下表現出來的,從胎兒、嬰兒到成年的過程中,環境始終是造成近視的潛在因素,也就是遺傳上的表現型--遺傳型+環境。除此以外,如果孕婦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對於胚胎的眼球、鞏膜組織的發育有很大的影響。早產也是近視的一個患病因素。雙生子近視患病率高達40%以上,顯著高於非雙生子的患病率。這是因為雙生子在胚胎發育期間營養分配給兩個胎兒,從而引起營養不良,直接影響眼球和鞏膜組織的發育。雙生子早產率占40%,早產兒鞏膜發育不完善或提前接受過多的氧氣,使嬰兒的視網膜發生水腫,造成玻璃體容積增加,眼軸拉長,成為近視的患病因素。此外,嬰幼兒時期如果拴在麵前的玩具過近,常常是患近視的誘發因素。上學期間不規律的生活或看書、寫字的不良姿勢、過近距離,也可引起眼球長度的變化,而導致近視眼的發生。

盡管我們在前麵講了高度近視可以遺傳,但也不必過分擔心,因為降低這種遺傳病是完全可能的。首先,我們可以教育好孩子注意用眼衛生,學習時的照明度要合適,光線不要太強或太弱;看書時,眼睛和書的距離應保持在30厘米左右;連續看書寫字的時間不宜過長,40分鍾左右就應休息一會兒;看書寫字的姿勢應端正,不走路看書或躺著看書;看電視時要注意距離,電視高度應適中,還要做眼保健操和預防疾病及增加營養,保證睡眠時間也很重要。其次,如果是個年輕的男性高度近視患者,將來在選擇配偶時,可盡量選擇沒有近視病的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自己身上的有害遺傳因素在後代身上表現出來。同時婦女從懷孕起,就應從營養、精神、環境等方麵做好胎兒的保健工作。

遺傳影響孩子的性格

一個人的性格的形成,會受到多方麵的影響。比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情況,我們說某個人“像他父親一樣脾氣暴躁”或“像他母親一樣多愁善感”,就說明這個人的性格中的某一特征源於遺傳。一般說來,我們都會從每個人的身上過多或過少地看見其父母的影子。

心理遺傳學是遺傳學中發展最慢的,現在雖然還沒有係統化,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的性格特征一部分源於先天遺傳,一部分則受到後天各種環境的影響。科學家研究表明,如果從父母一方獲得的遺傳物質DNA可以確定子女的身體特征,那麼它也將會影響到子女的性格中的某些方麵。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某一個人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或激動、或膽怯、或外向、或內向這些性格表現,都是從父親或母親的基因中遺傳下來的。

英國劍橋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一些學者試圖通過對豚鼠大腦刺激的研究來證明子女的性格會受到父母遺傳的影響。1984年,他們對一些經過處理的豚鼠胚胎進行實驗,使一部分豚鼠的身上隻帶有雄性基因,另一部分則隻含有雌性基因。通過一係列研究觀察,他們得到了這樣一個結論:母親的基因對孩子智力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而父親的基因則主要影響易感性和情緒。

當然,除了遺傳方麵的原因,外部環境對一個人的個性的發展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美國哈佛大學做過一個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兒童大概從兩歲起,就在自製力、易感性、外向型等性格方麵有了差別。他們在對父母的科學心理測試中,證實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某些相似性,也可以斷定存在著某種遺傳因素,不過這種斷定隻能在下列情況下有效:如果這種遺傳因素緊密地同孩子存在的環境相關聯,如果他的出生易受遺傳影響,如果他生活在他的家庭這樣的特定環境中。為了證明這個論點,通過實驗證明了精神障礙是有遺傳性的,但是這種遺傳性隻有與特定的環境發生聯係時才能顯示出來。例如,如果父母一方患有一種特殊的神經緊張症,其孩子一定是神經質的;但如果孩子遠離他們的父母,那麼孩子的神經質會有所抑製。

就像精神疾病有遺傳性那樣,氣質、性格的表現能夠在母體懷孕的過程中遺傳。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在社會生活中接觸的範圍擴大,他的性格趨向社會性,受環境的影響加深。在現實中,絕大多數人的性格為混合型,性格再開朗的孩子也有內向的時候,而急躁的孩子在處理事情中也會表現冷靜的方麵。性格開朗的人基本上一生都是性格開朗的,性格內向的人,基本上一輩子性格內向。雖然多數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開朗、活潑,但事實上,哪一種性格都各有利弊,不能完全決定人生。因此,我們要正確地看待每一種性格,不要因為孩子性格內向而擔憂,也不要因為孩子太過外向而感到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