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時刻關注胎兒的變化(2)(1 / 3)

孕晚期(8~10月)是整個孕期的最後一個時期。當孕婦懷孕到第8個月的時候,孕婦的下腹部更加凸出。子宮將內髒向上推擠,心、肺、胃受到壓迫,孕婦會感到呼吸困難,食欲不振。腰部更容易感到酸痛,下肢可出現水腫、靜脈曲張。腹部皮膚緊繃,皮下組織出現斷裂現象,從而產生紫紅色的妊娠斑。下腹部、乳頭四周及外陰部等處的皮膚有黑色素沉澱,妊娠褐斑也會非常明顯。此時是第二次孕吐出現的痛苦時期。

此時胎兒的身體已經長到41~44厘米,體重1600~1800克。胎兒身體發育已基本完成,肌肉發達,皮膚紅潤,皮下脂肪增厚,體形渾圓,臉部仍然布滿皺紋。神經係統變得發達,對體外聲音有反應。胎兒動作更活潑,力量更大,有時會踢母親的腹部。此時胎兒頭部朝下才是正常胎位。胎兒已基本具備生活在子宮外的能力,但孕婦仍需特別小心。胎兒的大腦皮層更為發達,大腦表麵的主要溝回也已經完全形成。懷孕8個月出生的新生兒,可在保溫箱內喂養,由醫院特殊護理。

這時子宮底上升到心窩正下方,胃的壓迫感變得很強烈,會引起心跳、氣喘,胃脹,食欲不振等。陰道分泌物更多,尿頻更明顯。胎兒身長47~48厘米,體重2400~2700克。可見完整的皮下脂肪,身體圓滾滾的。臉、胸、腹、手、足等處的胎毛逐漸稀疏,皮膚呈粉紅色,皺紋消失,指甲也長至指尖處。男嬰的睾丸下降至陰囊中,女嬰的大陰唇開始發育,內髒功能完全,肺部功能調整完成,可適應子宮外的生活。

懷孕到第10個月的時候,孕婦腹中胎兒的位置就會有所降低,腹部凸出部分有稍減的感覺,胃和心髒的壓迫感減輕,膀胱和直腸的壓迫感卻大為增強,尿頻,便秘更加嚴重,下肢也有難以行動的感覺。身體為生產所做的準備已經成熟,子宮頸和陰道趨於軟化,容易伸縮,分泌物增加。子宮收縮頻繁,開始出現生產征兆。

此時的胎兒身長已達到50~51厘米,體重2900~3400克。皮下脂肪繼續增厚,體形圓潤。皮膚沒有皺紋,呈淡紅色。骨骼結實,頭蓋骨變硬,指甲越過指尖繼續向外生長,頭發長出2~3厘米,內髒、肌肉、神經等都非常發達,已完全具備生活在母體之外的條件。胎兒的身長約為頭的4倍,正常情況下頭部嵌於母體骨盆之內,活動比較受限。這個時候,胎兒已經離出生,來到人世的時間不長了。

圍生期的保健

孕婦在妊娠期間雖然吃盡了千辛萬苦,但是當她走進懷孕七八個月的時候,心裏卻充滿了喜悅,因為再過一兩個月,自己的小寶貝就要離開溫暖的子宮,來到這個充滿光明的世界,與母親見麵了,而那時也是自己采摘心愛“果實”的美好時光。

雖說婦女整個懷孕期間有280多天的時間,但是從懷孕、分娩到產後恢複正常狀態,前後則要經曆320多天的時間,這是需要醫學觀察和保護最長的生理過程。孕期、產時、產褥期等特殊生理時期,各有特點和不同的保健要求。每個時期的保健工作質量相互關聯,互相影響,不僅直接影響母親和胎兒的健康,而且還可以影響下一時期的孕期保健。因此,圍繞著分娩前後的科學研究,建立了圍生醫學。

一般說來,圍生期有三種概念:從妊娠第28周至出生後7天的一段時間,從妊娠第28周至出生後28天的一段時間,從妊娠20周至出生後28天的一段時間。目前多數同意第一種概念。而為了保證母親、胎兒、新生兒的安全、健康和優生,從確診妊娠起就進行積極的監護和研究,針對胎兒在圍生期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預防和治療,稱為圍生保健。

圍生保健是一門複雜的醫學保健,除了要有婦產科、兒科、婦幼保健、麻醉科等醫生參加以外,還要有人類生殖、內分泌、生理、病理、生化、物理、免疫學、遺傳學、藥理學等方麵的人員協作。發達國家很重視圍生醫學,把圍生兒死亡率看作反映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生活水平、衛生工作好壞、文化知識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當前我國雖然也有圍生保健,但是大多數是從妊娠28周起到產後1周結束。不過,從保護胎兒正常生長,降低圍生期胎、嬰兒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兒健康的要求來看,應從妊娠早期開始保護。孕早期的保健應該從妊娠3個月左右開始做好初診產婦登記工作。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首先,詳細了解病史,了解孕婦健康情況,並做全麵健康檢查,測量骨盆徑線及有關常規化驗,及早發現內科疾病。醫生會根據疾病程度來判斷是否適於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