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迎接新生命的到來(5)(1 / 2)

比起成人來,新生兒的身材比例是不同的,看起來頭大,軀幹長,腿短。頭與全身的比例,在出生時是1∶4,成人時是1∶6;腿長與全身比例,出生時是1∶3,成人時是1∶2。

男寶寶的睾丸大多已在陰囊裏;女寶寶的外陰部已非常完整,小陰唇、陰蒂等則被大陰唇所覆蓋。

一般新生兒的體重大約是3千克多(出生後前幾天,因為生理性脫水的緣故,體重可能減輕3%~9%),若體重在2500克以下,則稱為低體重兒,需要特殊的照顧。身長為50厘米左右,但也會因為性別或胎次而有不同,亦有逐胎增加的趨勢。正常頭圍為34厘米左右,胸圍為32厘米左右,頭圍、胸圍大小因體型而有出入,所以沒有什麼關係,若是大或小得非常明顯,醫生就會作特別檢查。

父母不光要觀察自己孩子的外形,而且在平時哺育孩子的時候還要善於解讀寶寶的身體語言,以了解其各方麵的需要。

當孩子還沒出生時,胎兒的腸道是不活動的,腹肌沒有經過很好的訓練。以至於到了出生後,它就顯得很無力,因而寶寶在大便時往往表現出很吃力的樣子,鼻子還會哼哼。但是家長不能因此妄下結論以為孩子是便秘,隻要寶寶的大便是稀軟的,父母就不必為此擔心。

寶寶每天要弄髒、弄濕很多塊尿布,因此寶寶極易長尿布疹。不過,這裏還有另一個“疑犯”--酸度較強的腸道環境。剛出生的寶寶消化係統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就不能把奶中的糖類全部都吸收,剩下的就在其腸道中發酵,產生氣體、酸水,甚至是泡沫便。這些都會使敏感的肌膚受到更強的刺激。所以預防尿布疹的有效措施是勤換尿布(紙尿褲),並且每次大便後把臀部清洗幹淨,並有效使用護臀膏。

如果發現寶寶的腳趾甲好像長進了肉裏,而且還發紅,父母對此大可不必擔心,因為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輕輕捏住寶寶的趾甲,發現趾甲周圍的皮膚很軟,像水腫的感覺,寶寶也疼得哭起來,這就不正常了。

新生兒的腳底扁平或者弓度很小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相反,如果他的腳底呈現出很大的弓形,反而提示可能有神經或肌肉發育問題存在。孩子們的腳弓到4~6歲時才發育完全。

寶寶在子宮裏的時候,腿和腳總是最大限度地彎曲著,甚至在出生後還照樣彎曲,直到兩個月後才慢慢可以舒展。所以,隻要孩子的腿和腳可以輕輕地而且沒有痛感地擺弄到正常位置,就不用太擔心,如果幾個月後還是這樣,可以去找醫生查一查。

如果孩子偶爾發生斜眼,父母大可不必為此擔心。但如果3個月後還是斜視,或者從出生後眼睛就一直斜視,那麼就要找眼科醫生檢查了,看是否有眼部問題存在。

新生兒喉頭的位置相對較高,這可以確保在吃奶時奶水不會意外地嗆到氣管裏去,但這也造成了他沒法用嘴呼吸,而隻能通過鼻子呼吸。所以他的鼻子千萬不能堵住。不過幾個月後,嬰兒就可以用嘴呼吸了。

剛出生的寶寶哭的時候沒有眼淚,這是因為在開始的時候,寶寶的淚腺產生的眼淚太少,而且寶寶的淚道也可能部分或全部地堵塞住,直到6個月大時才完全打開。

輕輕搖晃可以當作安撫寶寶哭泣的秘密武器,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用力搖晃嬰兒,因為嬰兒頭部的髓磷脂還不能夠起到保護大腦的作用,猛烈的搖晃會使大腦前後碰撞,嚴重的會造成頭部毛細血管破裂,甚至造成死亡。這也就是人們說的“搖晃綜合征”。

成人每分鍾呼吸的平均次數為12~20次,而一個新生兒卻可以達到60次。而且寶寶的呼吸還不穩定,甚至有時會有短暫的10秒鍾“呼吸暫停”。不過大約在6個月後,嬰兒就能建立起成熟的呼吸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