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典(1 / 2)

龍珠,乃龍族得道之物。

上古時,龍族上下都是天庭司職的雨神,每日行雲布雨,撫顧眾生,自然積累下無窮功德。

這些功德聚於神龍頜下,待圓滿之際,便可化形成珠,而神龍將此珠吞下,即可明悟大道,從此壽元無盡。

有了這種誘惑,上古未得道的散修經常下海尋覓落單龍族,將之斬殺奪珠。

隻不過龍珠對人並無悟道之用,反而會因此受天道所惡,或被龍族追殺致死,或修行再無寸進。

然龍珠對人並非一無是處,其效在於滋魂潤魄,修補神識,可這類效用早有丹藥可代,所以相對於得到它的代價,也就沒人再去打龍族的主意。

至於龍族日後消聲覓跡,卻也無人知道是什麼原因。

於晏真人呆呆地望著龍珠內的人影,似有千言萬語,卻又無從談起,竟是一時間看癡了。

北瓊宮主玉蘭煙心下略有些惱怒,可看到兒子那鬢華發,忍不住長歎一聲,苦笑道:“娶了媳婦忘了娘,所謂修行亦眾生,紅塵苦頓,癡兒,還不醒來。”說罷,一腳將於晏真人踹個趔趄。

於晏真人立時醒悟過來,尷尬地摸了下屁股,笑道:“阿娘,我也不知道怎麼了,一看見回雪就情不自禁,這是她的分神嗎?我怎麼不知道......”

“你這是情迷心竅,被別人算計還不知道,怎麼跟你爹一個德行。”玉蘭煙搖頭接道。

於晏真人楞了下,直接問道:“被人算計?這幾十年我一直在餘暇峰,怎麼可能被人算計呢?”

玉蘭煙揉了揉眉頭,提起腳了想再踹一下,卻又覺得心疼,緩緩放下腳,這才歎氣道:“天下之大,什麼樣的法術沒有,你們父子倆就沒一個叫人省心,”一邊說著,一邊將龍珠交給於晏真人,而後話鋒一轉,接著道:“看來百年前的苻氏天書,那蜀山任老頭奪到的定是情緣一部,以情入道,果然是花了不少心思。”

於晏真人不解,忙問道:“阿娘,天書是什麼,以情入道又是怎麼一回事?”

玉蘭煙嗬嗬一笑,答道:“天書之事日後你自會明白,現在不說也罷,不過以情入道嗎,就是算計到你的身上.”

於晏真人還是有些不明所以,卻聽阿娘繼續道:“當今天下已知辟穀之人不超過這個數,”說著,對於晏真人舉起雙掌,左手五指全伸,右手五指三伸兩曲,而後又道:“這些人中有五人之所以能辟穀,都是靠祖蔭積蓄,用時光耗來的道果,就好像你阿爹,以祖傳寶物寄托分身,待分身掌控寶物所遺大道後,進而反哺自身,從而一舉辟穀道以代大道。另有三人卻是各辟蹊徑,與咱們北瓊齊名的南焱門有一位抱樸道人葛洪,以丹術入道;蜀山掌教任白眉的師弟血影道人斬情入魔,雖然性情大變,但終歸是辟穀大道,所以也算他一個;至於第三個嗎,嗬嗬......嗬嗬......”玉蘭煙捋了捋額前的黑發,徑自笑了起來。

於晏真人好奇問道:“阿娘,那第三個究竟是誰呀?”

北瓊宮主玉蘭煙當即給了於晏真人一記暴栗,言道:“這還用問,當然是你阿娘——我了,都知道阿娘突破了還再問,真是笨到家了,我怎麼會有有你這麼笨的兒子。”

於晏真人訕訕撓了下頭,可不是,自己真有點忘乎所以了,這道心什麼的怎麼統統都不見了。

看著兒子尷尬地站在麵前,手足無措,就好像小時候偷學法術闖禍被捉到的摸樣,玉蘭煙心中一暖,笑道:“算了,笨也有笨的好處,阿娘我是聰明,可到頭來換要為你們父子打點一切,哎......”一聲歎息過後,卻是滿眼慈祥的看著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