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每天在小區裏忙得像一隻旋轉的陀螺,雖身陷在穿西裝、打領帶,上班開名車的人中,可男人毫不自卑,依然每天興高采烈地扛著煤氣罐上下樓,或清洗油煙機;民工的女人也是一門心思經營著不大的便利店,小到一袋醬油、一瓶醋,隻要有人在高樓上伸出腦袋喊一聲,她便一路笑著送上去。午後,小區裏的女人們閑了下來,她們聚在便利店門前打起麻將或玩起牌。無人來店裏買東西時,民工女人也會湊過去看熱鬧,但她從不因羨慕她們的生活而去埋怨自家的男人,她覺得男人這麼賣力養家糊口,已是幸福至極。
一天晚上,我的電動車出了故障,請民工修理。時值夏日,民工赤裸著上身為我修車,不一會兒大汗淋漓。女人忙完生意便出來,幫男人擦完汗,便一邊替男人扇著風,一邊幫男人遞著他需要的工具。男人修好車,一抬頭,發現女人正一臉汗替他收拾工具,便心疼地說:“看把你累的,你歇歇吧,先衝個涼,睡一覺,明天又要忙了!”而女人此時不無關愛地說:“你先喝杯啤酒降降溫,你一整天可比我累多了,還是你先衝涼吧,等一會兒我再給你擦擦背!”
看到這些,我才真正明白了他們雖然不如富人富有,日子卻過得甘甜的奧秘了。他們的愛是鮮明的,不含一點兒雜質,相比之下,他們的愛更讓我為之感動。
後來我聽說,那對民工夫婦,不但買下了他們租住的車庫,還在小區裏買了一套房,接來孩子在城裏上學。乍一聽起來,不可思議,可一細想起來,像他們那樣懂得經營日子的人,日子過得不步步登高,那才怪呢!
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其實,對於懂得用愛、快樂和微笑經營日子的底層人來說,即使生活再貧賤,他們也能把日子打點得其樂融融。日子過得再苦,心裏也如蜜一般的甜,那種甜是發自內心的,局外人不感同身受是永遠也體會不到的。
有人說:“幸福是自己的感覺,幸福是相對而言的。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幸福,隻有不肯快樂的心。”幸福是什麼?它一直以來是我們一代一代所不懈追逐和向往的,但是,究竟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它是無法用特定的定義來解釋的,它隻是虛幻而縹緲的,是隻有當事人自己才能深切體味和領悟的。快樂、幸福隻是一種感覺,而且是自己內心的感覺,不了解真相的人隻會就其表麵加以評論,可又有誰真正了解一個人幸福的理由?
要知道,日子再難,隻要有信心、恒心,就不怕沒有好日子!而且,在難中體味的甜是終其一生也不能忘懷的。
5、 逆境讓我們懂得珍惜
我們往往能看到這樣的夫妻,在逆境時兩個人相擁得緊緊的,而當逆境過後,似乎就忘了當初的困難與折磨,把當時風雨同舟的真情忘得一幹二淨了。取而代之的是,覺得生活毫無波瀾,沒了生氣。
其實,既然這樣,還是讓婚姻一直經曆逆境好了,為什麼人都是如此健忘?順境時就變得百般挑剔,逆境時還能相互理解、攙扶。如果每個人都時時因自己的另一半與自己數十年如一載的在困境中共同打拚而珍惜對方,那豈不是更好?不要等一切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在逆境中學會珍惜;逆境過後,得以成長,懂得珍惜!
有這樣一個讓我們懂得珍惜的故事:
結婚整整10年了,夫妻間已經沒有任何衝動與情趣,誌國越來越覺得自己對妻子心蕊幾乎就是一種程序與義務,他開始厭煩起了妻子。尤其是單位新調進了一個年輕活潑的女孩,並對他發起了瘋狂的進攻,他突然覺得她是自己的第二春。經過再三考慮,他決定和妻子離婚。對丈夫的辜負,心蕊似乎也麻木了,很平靜地答應了他,兩個人一起走進了民政部門。
手續辦得很順利,出門後,兩個人已經是各自獨立的自由人了。不知為什麼,誌國的心裏突然有了一種空落落的感覺,他看了看心蕊說:“天已經晚了,一起去吃點兒飯吧。”
心蕊看了看他:“好吧,聽說新開了一家‘離婚酒店’,專門執行離婚夫婦的最後一頓晚餐,要不咱們到那兒去看看?”
誌國點了點頭,兩個人一前一後默默地走進了離婚酒店。“先生女士,晚上好。”在包間剛坐下,服務小姐便走了進來,“請問兩位想吃點兒什麼?”
誌國看了看心蕊:“你點吧。”
心蕊搖了搖頭:“我不常出來,不太清楚這些,還是你點吧。”“對不起先生、女士,我們離婚酒店有個規矩,這頓飯必須要由女士點先生平時最愛吃的菜,由先生點女士平時最愛吃的菜,這叫最後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