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運動重塑人生(1)(1 / 1)

口述、圖片:陳方燦 采訪:柏強

讓運動重塑人生

編者按體能康複,對於國人來說還是個陌生詞、新鮮事兒,聞之者不多,誤會者不少,就連一些業內人士也愛總將其往體育圈,為運動員服務的層麵上劃歸。其實,它並不是某個領域的專利,它與總愛自稱“百姓”“草民”的您,與您的生活、您的健康也是息息相關,甚至必不可少的,隻不過在體壇更顯突出罷了。不信,您就忙裏偷閑,看看我們才剛開張的這個欄目,讀讀我們才剛采來的下文。

噢,還得提前和您說一聲。讀完之後,您若有相關的問題,歡迎來信給本專欄。我們會請本欄目的特約主持,國內體能康複的知名專家——陳方燦博士給您以詳盡解答。

我們是“特種兵”

說來有趣,在體壇工作多年,可許多人說不清我們是做什麼的。有人說,我們是做按摩的,有人說我們是搞體能訓練的,有人幹脆稱我們是隊醫……

名不正言不順。在這裏有必要先為我們正正名。

大體上說,包括運動員在內的所有人的身體情況處於三種狀態,一種是完全健康狀態,這種人約占10%;一種是疾病狀態,這種人約占20%;還有一種狀態介乎兩者之間,有這種狀態的人占約70%。他們沒有達到已病的程度,但隨著時間、工作或運動量的變化,其器官機能功能出現退化、老化,精神活力,適應能力等下降,已經影響了一般的生活工作質量,影響了運動員的比賽狀態,甚至正常的運動訓練。世界衛生組織稱這種狀態為“亞健康狀態”。

照理說,有這種狀態的人占大多數,應受到重視。但在體育界,處於第一種狀態的運動員,有專項教練和體能教練關照;處於第二種狀態的運動員有醫生關注;而處於第三種狀態的運動員卻無人問津。在群眾健身行業,也是如此。即使有一些人為亞健康人群做健身指導,大多也是未經過專業嚴格訓練的人,誤導的事情屢有發生。比如,他們告訴人們,打羽毛球對頸椎不好者有益。實際上真有此病,頸椎不穩的人,突然做某個擊球動作時,會出現頭暈惡心反應……可見,在中國,對於亞健康人群的關注和指導還是個空白地帶。

恰恰在這一空白地帶,正是我們,體壇上的“特種兵”大展身手的戰場。

少見的複合型人才

之所以叫“特種兵”,是因為我們從事的是一種國內少見的、特殊的行業。它涉及的既不是純粹的體能,也不是單一的康複,而是兩者的有機結合。我們把它定義為身體機能的康複,簡稱體能康複。

一個人要想健康地生活,運動員要有出色的比賽表現,身體的所有器官、係統要達到一個最佳的狀態,其中包括強大的心肺功能,身體各器官係統的有機協調機製,靈活的神經-肌肉控製和正常的免疫係統等。而一般人在生活工作中,運動員在訓練比賽中,由於種種不健康原因,很難保持這種最佳的身體狀態,倒是機能下降,功能衰退等“亞健康”現象時有出現。在醫生們顧及不到的這個領域,我們體能康複師主要是通過對這類人群體能、體質、傷病的科學檢查和評估,以科學的運動作為主要手段,采取一係列個性化的運動訓練方法,配合合理的營養、生理生化監控、運動處方,幫助他們恢複身體機能和功能水平,讓常人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讓運動員達到係統訓練水平,進而獲得好的競技狀態。

不難看出,我們體能康複師是一種一專多能的複合型專業人才,有時像物理治療師,有時像運動防護師; 可以說是半個醫生, 也可以說是半個教練 。他要有體能訓練師的知識和技能,清楚地了解運動訓練的規律,能運用正確的訓練技巧,有效地幫助人們提高心肺功能、爆發力、彈跳力、平衡性等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他還要具備運動醫學、運動康複專家的部分知識和技能,比如對受傷人群、身體機能喪失人群有深入的了解,熟練掌握病理、診斷、治療、康複等業務技能。此外,他還要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水平。畢竟一個人的身體好壞會影響其精神麵貌,反過來,精神狀態也作用於身體功能。身心俱健才能獲得好的社會功效和快樂人生。這也是我們力求幫助人們達到的理想目標。

凡此種種,確實難以盡述我們體能康複師,但聽聽我們的口號您肯定會受到啟示——“讓運動重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