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單影
今年的NBA暑假注定與眾不同,與往年的悠閑假期相比,勞資糾紛讓這個夏天充滿了硝煙。資方想出眾多手段欺壓勞方;勞方昂起頭顱,擺出寧死不屈、大不了同歸於盡的架勢;最慘的是合同剛好在今年夏天到期的球員,他們的經紀人無法和球隊談判,因為誰都不知道下個賽季是否還存在……
逃離NBA去海外打球,是不少球員的選擇。更有甚者,幹脆改行,打起了排球、橄欖球。多事之秋,是目前NBA最真實的寫照。
勞資雙方忙談判
NBA暑期噩夢是從美國國慶日的前三天開始的。因為NBA舊的勞資協議到期,在經曆了長達三小時的談判之後,球員工會和資方代表仍然沒有達成一致,就此資方宣布封閉球館,勞方宣布罷工,NBA正式進入停擺。
這並不是NBA的首次停擺,聯盟之前曾多次麵對停擺危機,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8年,由於談判未果,1998-1999賽季不得不推遲開賽,最終導致這個賽季常規賽大幅縮水,由82場比賽縮減為50場。停擺對於球員和球隊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在停擺期間,NBA球員們將領不到薪水,NBA球隊不能與球員進行談判,也不能簽約和交易球員。同時,球員不能以任何理由使用球隊的訓練設施,球隊也不能舉行任何夏季訓練營、展覽、球隊會議和教練集會。在此期間,NBA官方網站也不能使用球員的形象……勞資雙方進入水火不容的對抗狀態。
雖然停擺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情況,但是目前勞資雙方仍然在“硬工資帽”製度、“利益分配”等重大問題上有巨大分歧。球員方麵願意同意一份5年內減少薪金總額5億美元的提案,但他們拒絕接受資方提出的6200萬美元的硬工資帽。資方則希望同時達成一份10年協議,確保每年的薪金支出不超過20億美元(本賽季這個數字就達到21.7億),10年的勞資協議長約是球員方麵無法接受的。
之後勞資雙方的漫漫談判之路就充斥了整個暑假。7月下旬,勞資雙方進行了宣布停擺後的首次談判,但這隻是一次“原地踏步”,大家對結果早有預見,雙方依舊存在著非常大的分歧,球員工會的代表費舍爾和聯盟主席大衛·斯特恩都表示了失望。不僅如此,這次停擺的鬥爭還進一步升級,聯盟一紙訴狀將球員工會告上法庭,向美國國家勞工關係局投訴球員們正在使用非法的手段威脅聯盟,不僅要解散球員工會,還控告其違反了壟斷法。球員工會聽聞此事十分震驚,理直氣壯地指責對方沒有誠意,並表示不會屈服。
在拖拖拉拉了兩個月後,對立的勞方與資方終於意識到時間緊迫,據知情人透露,目前勞方已經原則上同意資方提出的硬工資帽要求,不過,他們也相應提出了兩方麵的補償條件。如此一來,勞資雙方談判的最大分歧已經消除,新賽季有望正常開戰。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訓練營開賽時間的迫近,雙方的談判腳步也前所未有的加快,9月中旬雙方將進行頗為“密集”的談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