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精眾”

銳觀察

作者:肖明超

精眾營銷時代的大幕已經拉開。對於“先進消費群體”的營銷呈現出價值觀驅動的特征,在此過程中形成的消費符號也引領著大眾消費潮流趨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的碎片化以及不同消費階層之間的消費潮流的相互影響,今天的中國消費市場,趨同性的大眾消費格局已被多樣化的消費形態打破,生活方式的細分和區隔、個性化消費正在演變為當下典型的消費特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企業,在中國廣袤的市場,如果依然按照過去的傳統思維,選擇無差別的覆蓋大眾消費市場,不僅成本會增加,營銷的回報率也會不斷的降低。在這一複雜環境下,所有企業都需要重新思考麵對未來的營銷命題,即開展更加精細化的營銷——鎖定“精眾”人群,建設富有精致內涵的品牌價值,優化營銷傳播的結構。

“精眾”時代的消費邏輯

從“大眾”到“分眾”到“精眾”,代表的是企業營銷順應消費需求與消費群體結構性變化的創新,也是企業從粗放式經營走向精細化經營的戰略路徑演變。今天媒體種類的增加以及碎片化的加劇,消費者的消費智慧也在不斷的成長,企業的產品和品牌不再完全掌控在企業手裏,而是被消費者主宰,因此,企業對消費人群的區分已經不能簡單的用年齡、收入、學曆和性別等傳統的指標,而是需要考慮更多更複雜更鮮活的因素,特別是生活形態、價值觀、消費符號表征和消費取向等,從更精細的角度進行市場區隔。

在今天很多消費場景中,都可以看到“精眾”消費現象:在中高檔健身會所,越來越多的人群聚集,通過健身來保持自己的精力、活力與競爭力;IT數碼、汽車、時尚奢侈品的設計越來越個性化和風格化……“精眾”時代正在形成新的營銷邏輯:對於市場“先進消費群體”的營銷越來越呈現出價值觀驅動的特征,而在此過程中形成的消費符號也引領著大眾消費潮流趨勢。

品質追求是精眾時代的最重要消費趨勢。德國社會學家G·齊美爾說“越是容易激動的年代,時尚的變化越迅速”,即越時尚越有市場,而中國就處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激動年代”,人們對時尚的追求也可謂“日新月異”,消費者對於產品內在“品質”的需求正在不斷刷新。研究發現,不僅僅是房子、家電、汽車、IT產品和時尚奢侈品,服裝服飾、日常飲食、鞋子也都成為人們最為在意品質的消費領域,而注重品質化的品牌一定要有滿足品質生活的內涵和利益點,要能傳遞一種生活方式。

正能量、追求自我獨立、看重獨特的風格、追求特有的生活方式……正在重新定義“精眾”對於產品和品牌的需求。企業要影響他們,就必須在品牌中添加這些因素。例如斯巴魯汽車提出的“Confidence in Motion”,就符合這樣的消費者邏輯,而且其宣傳還特意在“精眾”人群聚集的健身場所展開,屬於順應“精眾”消費邏輯的營銷。

“精眾”倒逼營銷轉型

過去大眾消費時代的營銷,通常是企業向消費者推薦品牌信息。但是,麵對“精眾”,則需要讓消費者主動“擁抱”品牌,參與和定義品牌。因此精眾是一種新的營銷生態係統,在這個新的生態係統下,精眾營銷不僅意味著企業需要將品牌融入精眾生活方式,選擇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和精眾人群建立關係,搶占“精眾”人群的心智,同時,企業還需要改變溝通的語境。

精眾的語境與大眾的語境最大的差別,則是“精眾”更在意品牌的內涵、品牌與生活方式的關聯度、輸出的傳播內容與消費者認同的價值的一致性,因為精眾比大眾更精明,更討厭說教,精眾的營銷要思考的是創造新的溝通話語,讓精眾自發的選擇和接受產品,來進行消費行為示範,通過口碑影響力擴散來引領消費潮流。甚至就是一個簡單的營銷活動,針對精眾的溝通話語也要突出品牌的價值感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實惠”,例如,奧迪南區在精眾聚集的典型場所——健身渠道推出“健康跑”活動,讓消費者通過積累跑步裏程來獲得購車主題優惠,讓一個簡單的優惠活動賦予了與生活方式匹配的內涵,帶來了比任何其他的優惠活動更佳的消費驅動效果。

打動“精眾”的另一方麵,則是企業要尋找到可以承載品牌內涵的符號。這個符號可以是人,可以是場所,可以是某種形象。因此,精眾的營銷精髓不僅在於對精眾傳播渠道的優化選擇,同時也需要注重潤物細無聲的讓品牌信息滲透,還要注重品牌的正能量生長,由此推動或促進消費的群體示範效應。這些正是精眾營銷最值得被關注和應用的要點所在,同時也需要更多的企業在實踐應用中不斷總結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