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女性奢侈品牌消費洞悉(1 / 2)

中國女性奢侈品牌消費洞悉

銳觀察

作者:劉榮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女性已崛起成為奢侈品市場新的購買力量,並呈現出不同的消費動機。

市場研究集團益普索(Ipsos)針對中國1-3線城市4000名20-44歲女性被訪者進行的奢侈品牌消費調查表明,奢侈品牌消費在中國六成是出於一種彰顯、炫耀性的外在消費動機。

第一動機:展現個人品味(21%)

益普索(Ipsos)研究發現,以“展現個人品味”動機為主的群體規模最大。這一群體希望通過消費奢侈品牌表達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品味,使自己與群體區分開來。

出於此動機的女性群體比較生活化,工作與生活相比,她們更關注生活本身(72%),認為“工作是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82%);她們懂得的奢侈品知識較多,不認為“引領國際潮流才時尚”(27%),也不“喜歡創造並引領時尚潮流”(43%);最不認同“奢侈品牌是著名的和受歡迎的”(3%);她們通常不總購買“大牌”奢侈品,而是更喜歡看起來優雅、精致、設計獨特的品牌。

該群體通常很年輕,不是很有錢,學曆也不算高(大專及以下占40%),40%以上在民營企業/私營企業工作,普通職員較多,屬於有較豐富的奢侈品牌知識、也喜歡奢侈品牌,但消費能力還比較弱的群體。因此,她們在幾乎所有奢侈品牌的購買上都是最低的。

在奢侈品牌信息獲取方麵,她們更多從品牌官方網站(28%)、時尚/生活方式指南/書籍(19%)和專業/時尚達人的推薦(15%)中獲取。對奢侈品牌的官方微博關注最少。

第二動機:彰顯身份地位(21%)

在益普索(Ipsos)調查中,以“彰顯身份地位”動機為主的群體規模排第二位。這個群體的女性購買奢侈品牌主要為顯示自己有財富、身份和地位,她們努力想成為上流社會的成員。

該群體的女性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和形象,“願意花更多的錢,讓自己的外表和形象看起來更好”(75%)、“了解自己的身材缺陷,並試圖遮掩這些缺陷”(72%),非常在意“是否能取悅他人”(40%);她們認為,“奢侈品是身份的象征”(32.5%),“是昂貴的”(29.5%),“稀有的,隻為少數人所有”(11.6%),並不看重奢侈品“悠久的曆史和文化”(7%)以及“獨特的個性”(9%)。

該群體年齡相對成熟,但在收入和學曆上剛超過“品味一族”,以上海、杭州女性表現最突出。但這個群體購買奢侈品牌的比例也僅超過“品味一族”,低於其他動因的購買者。

在奢侈品牌信息獲取方麵,她們更多從奢侈品牌專櫃/專賣店(35%)、專業人士/時尚達人的推介(16%)和視頻網站(12%)中獲取。

第三動機:確保生活品質(21%)

在被訪者中,以“確保生活品質”動機為主的群體大約占21%-22%。她們主要信賴奢侈品牌高品質帶來的穩定和可靠,認為可減少不必要的風險,無需為質量問題擔憂。又可以分為兩個小群:

群體Ⅰ 高品質群(9.3%)。

“高品質”群體購買奢侈品牌是為了有效掌控自己的生活和財富,不願冒任何不必要的風險。她們“隻購買名牌產品,它是高品質的保證”(52%),認為自己的“生活品位經常受人稱讚”(65%);她們相信“奢侈品提供高品質”(58%),“奢侈品消費是一種生活方式”(30%)、“奢侈品的價值大於其價格”(17%)。她們喜歡奢侈品牌宣傳自己是“成熟的”,“專業的”,“可靠的”,這意味著沒有風險。

“高品質”群體是三高人士,她們收入最高,學曆較高(91%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曆),職位較高(在合資企業和國有機關/事業單位比例最高),擔任專業機構、個體/私營業主等比例均最高。

她們自信、自立,“不在乎是否取悅他人,重要的是自我價值的展現”(73%),常常是意見領袖,“身邊的人常常來征求我的意見”(71%),“喜歡創造並引領時尚潮流”(59%),也是工作狂,“工作是最大的成就來源”(59%),“為了事業的順利發展,可以犧牲一些照顧家人的時間”(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