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2 / 2)

瑞典還有一點是非常成功的,就是對性倫理的教育。丹麥在性革命、性教育方麵與瑞典的情況幾乎相同,從1961年開始,到1971年被國會列為義務教育內容之一。最近,在瑞典已不再使用性教育一詞,而使用“共同生活事業”一詞代替,提出了更廣泛的涵義。即不僅致力於男女之間和諧的共同生活,還包括了男性之間、女性之間的共同相處,性關係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現在,性教育的先驅國正在越來越強調人的教育方麵。歐洲其它各國的性教育隨著北歐掀起的革命浪潮,各先進國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英國的性教育基本上與美國一樣,采用美國的教材,一邊讓孩子看男女性交的情景,一邊努力將事實真相告訴他們。西德十幾年前在性意識方麵幾乎與日本一樣,是保守的。但是,由於不斷發生年輕人因性的苦惱而自殺的現象,以及因墮胎帶來的危險增加等,政府才不得不重新考慮性教育的問題。現在正加入了“先進國“的行列。但是,在先進國家中,法國與意大利略為遲一步,這是因為受天主教的影響,不用說口服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具均不準使用。徐兆壽:美國的“性革命”影響很大,那麼,美國的性教育是什麼狀況?劉達臨:美國是現代提倡性教育最早的國家之一,它的性教育活動對世界的影響很大。1892年,美國公開出版了愛倫活特的目,您怎麼看這件事?它是否會導致縱欲?劉達臨:做的過了肯定會導致縱欲主義。

安全套真的安全嗎在紐約東切斯特中學的性教育課上,披著一頭漂亮金發的林達女老師,手拿著黃色的避孕套,表情自然地站在學生麵前,30多名少男少女凝視著那個東西,誰也沒有嘲笑老師。然後林達老師將吹得象氣球那樣幾乎要破裂的避孕套在黑板前舉起,一邊向學生講解說:“這是避孕套,大家沒想到是那麼漂亮吧!如果諸君的陰莖也那麼大小就合適了。”徐兆壽:27歲的林達老師講得是不是太露骨了?中國人在看到這個消息後肯定會這樣去想。前段時間,首都一些高校在校園內設立自動售物機出售避孕套,從而引起軒然大波。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62%的同學認為應該在校園裏設立這樣的售貨機。其實,大學生性行為在各大高校均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盡管校方明令禁止但偷吃“禁果”者仍大有人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為保護女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目前許多高校均相繼安放了避孕套自動售賣機,應該說這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您怎麼看這一問題?劉:這是好事情,體現了一種進步的觀念。學校當然不能提倡學生進行性行為,但是如果發生了怎麼辦呢?所以隻好采取這樣的措施。菲律賓有個衛生部長叫胡安弗拉維爾因,他在內閣會議和社會上大力宣傳避孕套而出了名,被稱為“避孕套先生”和“避孕大推銷員”。他的目的一是控製艾滋病在全國的蔓延,二是控製人口。

他在電視中曾告誡青少年說:“要做好孩子,如果不能做好孩子,就要小心;如果不能小心,就要使用避孕套。”我的態度也是一樣的,首先我們要規勸青年不要輕易發生性行為,但如果實在憋不住,那就要使用避孕套。徐兆壽:學校什麼時候才能允許學生大大方方地同居?劉達臨:這是一個在爭論和探索的問題,也可能到學生的住宿與學校分離的時候,學校就無法官學生是否同居了。徐兆壽:學校在何時才能把大學生的性行為交給他們自己去判斷,而不是學校?劉達臨:和上麵那個問題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