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推行體製改革(1 / 2)

中華帝國元年正月十七(1841年2月8日)上午,中華帝國和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美利堅合眾國、奧地利帝國、普魯士王國、西班牙王國、比利時王國、荷蘭王國和葡萄牙王國等十國舉行新聞發布會,向中外新聞記者公開發表了十一國聯合聲明,英、法、俄、美、奧、普、西、比、荷、葡等十國承認中華帝國政府為擁有主權的合法國家政府,十國一致同意從中華帝國及其25個藩屬國領土撤軍,中華帝國與十國將互通商貿,共謀發展。

次月,葡萄牙殖民軍正式從澳門撤離,中華帝國的軍隊和政府開始接管澳門。

至此,中華帝國已經完全收複了祖國遼闊的疆域,長期以來一直土生土長在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二十五萬平方公裏國土、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十萬平方公裏國土、庫葉島約十萬平方公裏國土以及澳門領土上的中華兒女,在經曆了或長或短的殖民壓迫之後,終於回到了盼望已久的祖國母親的懷抱!

中華帝國新政府成立伊始,一切正常工作都從零起步:

定國號:中華帝國

國旗:金龍四色旗(紅、綠、黃、藍四色均分旗麵,一條反光金色神龍貫穿於四色旗麵之上,意蘊“龍騰四海”。)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國徽(盾徽):中間為金龍繞華表(中華柱),上周是穀穗環繞,正下方為齒輪托底;金黃色的金龍繞華表圖案象征中華民族的標誌,深藍色的托底齒輪象征工人階級,金黃色的環繞穀穗象征農民階級,盾徽底色為大紅色。金、紅兩種顏色在中國是象征吉祥喜慶的傳統色彩。

從中央到地方逐步推行政治體製改革,總理衙門正式更名為***,下轄國土資源部、海洋資源部、財政部、外交部、國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業部、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部、商務部、宣傳部、教育部、衛生部和對外貿易部等十幾個直屬機構。

軍情局更名為國家安全局,含外事局和內務局兩大架構。

成立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和消防局。

製定中華帝國憲法和刑法、民法、行政法、經濟法、婚姻法等。

一係列法律規章製度、行業標準等在全國範圍公布,將於3月1日起正式實施。

廢除剃發蓄辮的“剃發令”,取消禁海令、閉關鎖國、滿蒙漢種族歧視和男尊女卑等政策,把跪拜禮代之以鞠躬和握手。

宣傳部開展了“破四舊、立四新”活動,所謂“破四舊”,指的是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與此相應,立四新,就是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

國土資源部繼續強力推行土地改革,把全國土地收歸國有,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方式交給廣大農民耕種,大量印發現代種植技術資料下發培訓各地基層政府,邊學習邊指導當地農民。遇有拒不執行土改政策的地主強行收繳充公並送當地法院審判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