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免費參觀這天然景觀的旅客,舉著火把,沿著這些外形各異的石頭,慢慢地欣賞。
“你看,你看,這是不是項先生,好像他哦。哦,還好,不是真的,嚇了我一跳。”二小子指著一塊突兀的一人高的石頭,小黃帝一看那神態還真的有些項先生的韻味呢。“你說,是不是項先生知道我們逃課來這裏,變成石頭來抓我們回去呀,我可不想挨罵,二小子。”小黃帝極力的控製自己的情緒,一本正經地和他貧嘴,不讓自己笑出口。
“你說的,還真的有點他的味道呢。”二小子忍不住摸了摸那塊石頭,忽然他說道,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說道:“小黃帝,你看,這是啥子,這塊石頭好奇怪,它的顏色好怪呀。”二小子指的那塊石頭就在更裏麵的地方,這塊石頭其實就是洞壁,隻見那上麵有一些奇怪而神秘的線條和不規則的圈。
小黃帝吆喝著獵狗,示意他們跑到那邊,狗兒們聽話的溜了過去,靈敏的鼻子噝噝的在那些地方反複的聞著,很快,它們搖晃著尾巴又跑了回來,似乎在告訴主人們塊地方沒有危險。
兩個人這才稍微放下心來,用火把照著那裏,準備看個究竟。
“你看,這個圓圈,像是我們村裏的人跳舞。這些小人在跳舞呢。”二小子驚喜的對小黃帝說道。
小黃帝認真的端詳著這個地方,笑道:“嘿,真的是一些小人在跳舞。中間的一塊像是火堆。哎,你說不會是我們村裏的人來畫的吧?”看來,小黃帝認為這個地方本村的人是不是來過。
他們看到的部分實際上就是岩畫,岩畫是一種石刻文化,在人類社會早期發展進程中,人類祖先以石器作為工具,用粗獷、古樸、自然的方法-石刻,來描繪、記錄他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內容,它是人類社會的早期文化現象,是人類先民們給後人的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國岩畫分為南北兩個係統。南係除廣西左江流域,還有四川、雲南、貴州、福建等地。南係岩畫大都以紅色塗繪,顏料是以赤鐵礦粉調合牛血等而成的。製作年代在戰國至東漢期間。北係以陰山、黑山、阿爾泰山等為主,綿延數千裏,氣勢宏闊。北係岩畫大都是刻製的,刻製又包括磨製、敲鑿與線刻。製作時間的跨度很大,最早的可能在新石器時代,最晚的在元代。從家畜的種類看,除馬與狗外,最多的是羊、牛,其次是駱駝、驢、騾等,這幾乎與今天的情況相同。
小黃帝發現,這些小人疏密相間,造型古樸,姿勢形態各不相同。有的舉著像盾牌,又像是長鼓的東西,兩腿叉開,似乎在手足舞蹈。他們好像要告訴後來的人些什麼。好在他們沒有發現原始社會生殖崇拜的內容,否則又是少兒不宜。
這是一處狩獵的場景,一群小人和狗的形象圍住了一個龐然大物,神態各異,生動靈活。小黃帝用手摸了摸那些紅色的部分,有些地方的紅色一碰就散,有的卻堅硬如初。原來這些紅色分別是還有鐵礦石的土壤和動物的血填充而成的。
在遠古的時候,沒有文字,人們就把他們的所見所得想辦法刻在岩石上,比如狩獵的經驗,後人看過之後就知道該如何狩獵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打獵或出征前的演習或模擬活動,小黃帝和二小子看到的就是這個。
有人曾經研究過,中國的武術也就是源於這些刻在岩石上的圖畫。當然,他們今天最大的收獲並不在於從這些原始的狩獵場麵學會使用狩獵,而是更重要的東西,不妨現在就告訴讀者朋友們,這就是號稱古今第一奇書的奇門遁甲,他絕對相當於是黃帝時期的毛澤東思想,在指導黃帝削平百夷的部落衝突中起到了理論支持作用,可以後世不小心失傳了。我們今天隻能知道個大概而已,真是千古憾事。
關於奇門遁甲,在史記中或其他野史記載說是黃帝在和蚩尤大戰難解難分的時候,有一天,黃帝和他的將領們在散步的時候,這天天氣不錯,晴空萬裏,萬裏無雲。有一支彩虹自天空中緩緩下降;從中走出一位全身大放光明的仙女,仙女手上捧這一個長九寸闊八寸的玉匣,黃帝接過來打開一看,裏麵有一本天篆文冊龍甲神章;黃帝根據書裏麵的記載製造指南車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武器,終於打敗了南方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蚩尤。好笑的是,古人對不知道的事物老是習慣於用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去解釋其實是很偷懶很省事的做法,作者認為小黃帝應該在更早的時間就了解到了奇門遁甲技術,隻不過到後來有了進一步的發揮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