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天書之二(3 / 3)

“奇門遁甲”的含義是什麼呢?奇門遁甲和伏羲八卦理論密不可分,或者說是一脈相承的,它就是由“奇”、“門”、“遁甲”三個概念組成。“奇”就是乙、丙、丁三奇;“門”就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遁”是隱藏的意思,“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遁甲”是在十幹中最為尊貴,它藏而不現,隱遁於六儀之下。“六儀”就是戊、己、庚、辛、壬、癸。隱遁原則是甲子同六戊,甲戌同六己,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還配合蓬、任、衝、輔、英、芮、柱、心、禽九星。奇門遁甲的占測主要分為天、門、地三盤,象征三才。天盤的九宮有九星,中盤的八宮(中宮寄二宮)布八門,地盤的八宮代表八個方位,靜止不動,同時天盤地盤上,每宮都分配著特定的奇(乙、丙、丁)儀(戊、己、庚、辛、壬、癸六儀)。這樣,根據具體時日,以六儀、三奇、八門,九星排局,以占測事物關係、性狀、動向,選擇吉時吉方,就構成了中國神秘文化中一個特有的門類----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正是小黃帝在岩洞的壁畫裏發現的寶物,隻不過他現在還看不懂,他和二小子隻是對岩畫上的張牙舞爪的人物形象感興趣。他們其實進入到一座圖書館,隻不過這座圖書館的書是書寫在岩石上的,帶不走,隻能在那裏看。後來的人就幹脆把一些重要的事件刻錄在經過打磨的石頭上,即石碑。比如,現在陝西西安市的碑林博物館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頭圖書館,裏麵收藏了幾千塊前後長大幾千年的碑刻呢。不過,看不懂有什麼關係呢,他們既然來過第一次了,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他們完全參透這部神奇的天書為止。

有人說奇門遁甲隻是一本江湖人士占卜混飯吃的書,而有的人認為它是一本曠古絕今的兵書。其實,一本好書能夠被後人所發揚光大,有各種各樣的觀點,就像我們站在一座山的不同側麵,看到的是山的不同的形象而已。正如蘇東坡所說的“遠近高低各不同”一樣的。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這塊岩石上的奇門遁甲,此時還是不太完善的,也就是說奇門遁甲的理論思想體係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發展和提高。盡管小黃帝看不懂,但是他有老師,可以回去向項先生請教,而項先生是八卦的專家,造詣很深。一旦等他看懂了,也就是他要用這本奇書施展抱負的時候了。

一直雙眉苦鎖的小黃帝忽然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一塊似弓非弓,似月非月的東西。這個東西像是掛在很高的地方,下麵的人望著那個東西,雙手高高舉過頭頂,好像很恭敬的樣子,又好像是在歡呼。這種東西在整塊岩石壁出現有好幾處,除了顏色和位置略微有些差別,從外形大小來看基本上是同一種東西。不過,小黃帝實在是糊塗了,不由得不解的問二小子道:“哎,你看看這裏,這是什麼。”

二小子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是個什麼,無可奈何的歎了口氣,一屁股坐在地上,說道:“算了,回去吧。出來老半天,虛驚了好幾場,卻連個人毛也沒找到,對著這些鬼畫桃符發什麼愣。”

小黃帝沒有理他,他還想繼續從這些看起來亂糟糟的線條中理出一絲頭緒來。此時,小黃帝沒有學過伏羲八卦,他還隻是剛掌握了結繩記事的方法,確實還達不到足夠的理論高度來進一步學習奇門遁甲,隻好等過段時間慢慢學習了。

他們在洞外折的火把用得差不多了,剩下的火把也隻能維持到他們折返回去的一段時間。這個岩洞還是一眼望不到頭,似乎沒有底,而失蹤的同伴不說死要見屍,就是一根骨頭也沒找到。想到這裏,小黃帝不禁有些失望,繼續找是不可能得了,隻有現在回去,到時候再去找項先生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