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奇正之一(2 / 2)

這奇和正是《孫子兵法》裏的奇正之術。在這裏不得不介紹《孫子兵法》,它是一部兵書,是教給人們怎麼打仗的一本書,孫子老先生通過這本書,通過這6074個字,最終要表達了他的戰爭觀念,孫子所追求的最高軍事理想境界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知、全、先、善。正因為有了知、全、先、善,才能順利實現戰爭中的奇和正的目的。而今,奇正之術除了軍事,還被廣泛地應用到其他領域,比如醫學領域、企業經營管理領域等等。

奇正之法絕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他是孫子老先生在前人的戰爭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所以,作者認為在黃帝時期,當時的人們已經有了關於戰爭的最初的觀念就不足為奇了。再者,河南省密縣發現一套我國最早的《風後八陣兵法圖》,還是黃帝和蚩尤交戰的,裏麵就有關於奇正的記載,有興趣的讀者自己找資料。

“關於奇正,我現在舉個例子。”項先生開始循循善誘了。

“在座的各位同學都是參加過很多次狩獵的,還記得你們是怎樣打到獵物的。”項先生提出第一個問題。

“先生,根據我多年打獵的經驗,我們一般是要區分打獵的對象的,對於大型凶猛地動物,我們很少與它們正麵交鋒。對於小動物就直接擒拿了。”一位年齡稍大的同學回答道。

項先生滿意的點點頭,接著說:“這位同學說的很有道理,相信這也是每一位同學都經曆過的事情。獵人和獵物,這兩者的關係隻有一個,就是你死我活。他們之間的關係隨著其中一個的死亡而結束,否則,就不得不持續下去。”學生們聽得漸漸入了神。

“作為獵人,要想更多的捕獲到獵物,就必須要想盡辦法,在盡可能保全自己的情況下,盡可能多的收獲獵物。我們對於大型的動物如野象之類的,因為他的力氣很大,我們現有的尖棍和竹箭對他的厚皮來講,根本就無法構成致命威脅,弄不好會被它那根長牙刺死或被它踩死。還有,如果我們遇到獅子和老虎,因為他們非常的凶猛,我們有的時候連過招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它咬死了,反而成了對方的獵物。”項先生說畢,長歎了一口氣。他看著每一位同學,接著說:“我們村裏,我見過的,有很多獵人出去就沒再回來,被它們吃掉了。”

“後來,我們想出了一些辦法,比如在它們的必經之地安插上竹簽,安放誘餌等等,捕獲的成功的機會增大了很多,我們的人傷亡自然減少了很多。”項先生這時停了下來,喝了一口水。

“那,先生,您剛才講的安插竹簽,放置誘餌。如果它們沒死怎麼辦?”二小子開口了。話音剛落,大家哈哈大笑起來,連一向嚴肅的項先生也被他逗樂了。

“很好,這個問題很好。^_^。”項先生站了起來,忽然問大家:“那如果野獸沒死,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這好辦,我們再圍上去殺死它不就得了。”大家異口同聲道,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經曆過這一個場麵的。

“對,你們說的很對。而且,就是靠這一招,捕獲了不少獵物。”項先生想起了他最近分到的那份熊肉。

“但是,我們如何包圍上去,我想這個問題大家應該很清楚了,就是在他們碰上竹簽之前或者發現誘餌之前,我們還得要耐心的等著它。”項先生伸出一根手指頭指了指。

“方法就在這裏,我們需要埋伏,就是需要把自己先藏起來,然後再等他們。”項先生的一些話使得小黃帝想起了十幾天前,自己第一次出去在那個茅草叢生的小山崗上,臥倒在那裏等得好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