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倉頡造字之二(1 / 2)

倉頡也稱蒼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是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被後人尊為中華文字始祖。由此可見,倉頡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上,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如果沒有他,我們民族可能就像今天美洲地區的印第安人一樣,結局比較悲慘。

倉頡也許做夢都想不到,在今天他在河南和山西的後人為了開發當地的旅遊資源,對這位文字始祖的出生地和安葬地,爭得不可開交。

當然,這些爭吵總比國與國的爭吵甚至戰爭要好得多,大家都是為了發展旅遊嘛。老人家“花落誰家”都沒有關係。

項先生把倉頡推薦給小黃帝,並對他的才能大大誇獎了一番。這在小黃帝的記憶裏是從未有過的,他的老師是不會隨便誇一個人的。所以,小黃帝特別重視這件事情,加上燒窯的事情很急,不能過多的耽擱。這天,他起了個很早,甚至沒有和他的媽媽附寶打聲招呼,就按照項先生說的地址出發了。

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關於有所謂重瞳的人,中國史書上記載隻有三個人,虞舜、倉頡、項羽。虞舜是禪讓的聖人,孝順的聖人,而倉頡是著名文聖人,項羽則是武聖人。小黃帝對倉頡的印象比較模糊,至於倉頡是不是傳說中的生有“雙瞳四目”的樣子,今天看來純屬無稽之談。這也難怪,倉頡是個不喜歡說話的人,尤其是在人多的時候,隻知道默默做事、動腦筋。

按照今天的季節推算,這個時侯正值春暖花開,寒冷的冬天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是也有很多人在這個季節容易生病,因為受不了氣候的變化,看來倉頡在打獵受傷後,又中了此招,病倒在床上,起不來呢。

軒轅之丘上,春意盎然,各種小動物隨處可見,曾經幹枯的枝椏上長滿了偏偏嫩芽。小黃帝忍不住摘了一片嫩葉,放在鼻子聞了聞,再送進嘴裏,但很快就吐到地上。隻見他皺著眉頭,裂開的嘴裏能看到他的牙縫裏塞滿了嫩葉的綠,看來這東西不好吃。他抿了抿嘴春,看了看前麵的方向,離倉頡家不太遠了,再翻過一個土包子就到了。他振作起精神,一腳將那堆吐在地上的嫩葉狠狠地踏過去,頭也不回地走了。

倉頡家和其他人有些不一樣,他們家的茅草屋是傍著一棵大樹建起來的,和當時中原地區的半潛式房屋不同,這種建築的好處就是通風采光不錯。但是缺點也是很突出的,就是屋內的一舉一動,外麵的人都很容易看到。

一隻黃皮小狗“汪汪”的叫了起來,小黃帝下意識地攢緊了尖棍,當然他不會把這個小東西怎麼樣,隻是萬一它不識好歹膽敢靠近,就虛晃一下嚇嚇它。

茅草屋“吱呀”一聲被打開了,小狗的吠聲驚動了主人家,隻見一位老人拄著一根拐杖,顫巍巍地踱步出來,看見急衝衝的小黃帝,渾濁的眼神猛地一亮,他有些氣急敗壞地把這隻“不懂人事”的攆得遠遠的,拐杖一抬,說道:“軒轅,早啊,項先生說你要來我們家。”

“嗯,嗯哪,您是侯岡大叔,這裏是侯岡頡家嗎?”小黃帝有些怯生生地問道,他的眼睛卻在死死的盯住那隻小狗,以防它會趁人不注意,偷襲他。原來倉頡原姓侯岡,名頡,所以他才這麼問。

“哦,對,軒轅,怎麼這麼有空啊,不用忙處理燒製陶器的事情嗎?你找倉頡啊?”

“嗨,您有所不知啊,侯岡大叔,小侄就是為陶器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的。這不,項先生說侯岡頡能幫我呢。”小黃帝見他這麼客氣,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倉頡那家夥啊,在躺著呢,不過剛好正醒著,你可以找他聊聊。”侯岡大叔邊講就邊把小黃帝給引進去。

“爸,你說誰呢,我這不好好地,哪裏躺著啊。。。”一個虛弱的聲音從屋內傳了出來,正是倉頡。

小黃帝有些吃驚,他聽著聲音有些熟悉,不過他還是沒有動,因為後麵的那隻小狗越來越凶。侯岡大叔察覺了小黃帝的表情變化,他趕忙走到小黃帝背後,護著他,用手指了指屋內。小黃帝這才敢探頭進去。

屋內比自己家亮堂了很多,小黃帝的第一感覺。他的潛意識裏覺得村裏的蓋屋子的方式是不是該改一改了。屋內照例是空空蕩蕩的,一堆火坑還沒有熄滅,一絲幾乎看不見得青煙冉冉向上飄起,繞過掛滿了野豬肉的屋梁,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村子陶器窯燒製的一口陶灶被擺放在角落,不是常使用的樣子。看來很多人還沒有習慣使用這種“高科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