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活的醉與醒(2 / 2)

當80後的同事或鄰居,買上了房子車子,縣城或大城市的我們,還在為了老房子的拆遷求爺爺找奶奶,希望能多賠上一平方,或者能把違建的多算上一點。農村的我們真正做著第二代農民工,甚至從比父親還要早地做起了第一代農民工。在老婆與老娘之間,因為分家分地看孩子的事,無限期地糾纏著,老娘罵沒有良心,不孝順,老婆罵不顧家,隻想著娘。有誰知道背井離鄉的滋味,思念家人的滋味,在外吃苦的滋味,吃人飯受人欺的滋味。

小的時候,我們跟著40或50後的父母確實沒有享福。物質的匱乏讓你為了生存不得不節儉,想享受沒有。即使家庭好一點,由於父母都是節儉的人,想享受的時候,不到重大節日也不給。真是喝著苦水長大的。

長大了的時候,父母勉強給操辦了家庭。當想享受的時候,孩子上學了,下崗開始了,物價上漲了,父母都老了,自己的學識跟不上了,什麼要求都高了。

麵對競爭激烈地現實,我們依然在憶苦思甜。

教育孩子的時候,說自己小時候多麼苦,要孩子珍惜大好時光,這是憶苦。

滿足孩子的要求時,看著穿著打扮時尚漂亮的孩子,又或是看著孩子騎上自己喜愛的自行車說“拜拜”的時候,我們會想,現在的孩子真享福呀,這是思甜,就是想著如何讓孩子過的更好。當到自己的時候,買名牌也等打折的,想吃零食的時候,也是找孩子吃剩的,這時候愛人還會笑話:肯吃嘴,拿來我嚐嚐!

當印象中父母還是健壯的人時,時不時的電話會提醒你,父母真的老了,一會這兒疼了,一會那兒麻了,一會頭暈了,一會反胃了,一會胸口難受了,總之,除了他們能忍受了的,聽到的都是需要操心的。

從現在看,70後的我們是中堅力量,上有老人,老老人,下有小孩,甚至有了小小孩。

我們要養父母了,盡管他們盡量地自立著,我們還要顧著爺爺奶奶了,因為父母確實老了,心有餘力不足了;我們要養孩子,希望他們不走自己的老路,希望他們幸福,希望把他們的一切都辦的最好,我們中間有孫子的也不稀罕了,也在做著不老的爺爺奶奶呀。

不難發現,我們周圍有不少孩子在叫我們爺爺或奶奶了。

我們還要考慮自己的養老問題,幾乎國家一切改革嚐試,我們都趕上了,無論想不想,都必須麵對。

從小就喝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長大,我們這代人,卻沒有享受到多少改革帶來甜蜜。

我們想喝醉,現在有了錢,沒有時間呀。

我們想裝醉,剛進入狀態的時候,各種事情逼到眼前。

到底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