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權利平衡(2 / 2)

明朝時,吏部掌管全國文職官吏的任免、考課、勳封等事。

低級官員任免根本不需要向皇帝報告。就連高級文官任免,也是由吏部擬好,交給皇帝簽字而已。

而現在不一樣了,如果皇帝提出任免官員,必須要由內閣、六部附署才能生效。這就好比皇帝的身體有點不舒服,不能自己直接叫來太醫,而需要先通過太監再通過內閣批紅,再由皇帝自己點頭同意。

沒有通過內閣的則視為無效中旨,六部有權拒不奉詔。明前期,皇帝還能決定內閣人員。但是到了明中後期,內閣人員完全由大臣們庭推選出,皇帝毫無辦法。

以至於到了崇禎朝幾乎就是文官內閣一枝獨大的局麵,內閣膨脹到這個程度,皇帝也隻能通過宦官和廠衛製度來抗衡文官過於膨脹的權力。

可是掌握了教育權和輿論權的文官,宦官廠衛天生就處在不利的局麵。

一個文、一個武。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文官可以動用士林的輿論權力,把宦官廠衛抹黑成魚肉百姓的奸邪之輩。

而宦官本身具有的先天性缺陷,所以造成了平民對這些人的不理解和歧視。

明一朝,宦官廠衛和文官相鬥幾乎都是趨於下風,就算是一時占了上風,也是被抹黑成權閹當道的黑暗時期,最後被文官係統清算的。

但是宦官廠衛和這些文官不同,他們直接聽命皇上,他們不在乎這些文官是忠還是奸,他們隻在乎對自己的利憋。

廠衛是明朝時期的反貪局和國家安全局、情報局;和勳貴係統一樣,是明朝皇帝用於壓製明朝文官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到了在土木堡之戰之後,明朝勳貴凋零,廠衛係統也遭受嚴重損失,再也無力壓製日益龐大的文官利益集團,盡管後麵幾位明朝皇帝努力恢複廠衛,但由於勳貴係統缺失,無法像以往那樣嚴密監視文官集團,導致文官利益集團不斷敗壞國事。

本已經被摧毀的廠衛係統,若在受到打壓,就會導致皇帝對文官集團再無任何監控和壓製力量,。

廠衛一旦淪為“大漢將軍”,就會徹底失去反貪、監視、情報收集等一切職能。

崇禎意識到不論是專製政府還是民主政府,都不過是一個由人組成的組織。隻要是組織就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無規則則不成方圓。

每一個人都存在著私心,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尊重,官員也希望自己能夠得到提拔,而宦官也希望自己能夠得到皇帝的重視。

相比於文官,宦官則顯得更加的忠心,因為畢竟是無根之人,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的榮辱就是宦官的榮辱。

明代的宦官是皇帝的附庸,等於是老虎身上的皮,借著老虎發威而已,皇帝寵著太監,別人怕皇帝而不敢對太監動手。

這是一個生物鏈,宦官製約文官和內閣、內閣製約文官和皇上、皇上製約太監、內閣和文官製約皇上。

而目前,崇禎皇帝並不打算打破這條鏈條,不僅不打算打破這條鏈條,還打算重新讓這條鏈條變得更加牢固和穩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