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錢的事情交給曹化淳,背鍋的事情交給崇禎,這不是擔當,這是一種責任。
登基大半年以來,崇禎皇帝還未曾好好的看一看,大明的景秀河山,還未曾好好的遊覽一番京城。
乾隆六下江南,花費幾百萬兩白銀。康熙微服私訪,逍遙自在,上至秦皇漢武,下自唐宗宋祖沒有哪個皇帝比乾隆這個皇帝還要舒服的,詩但是寫了幾萬首,有名的卻沒有幾首。
考慮到明朝是清朝的“太爺爺”故此崇禎認為微服私訪的發明者不是康熙,而是自己,而那個叫康熙的人也是崇禎從重生後的記憶裏蹦出來的,都說康熙是千古一帝,隻是可惜卻沒能再活一千年,哪怕向天再借500年也沒有如願,這或許就是康熙最大的遺憾。
再活五百年崇禎可不敢想,崇禎真真的認為,要是上天再借給他一百年,他一定夠把大明王朝建設成自己想要看的,一個國富民強的國家,到那個時候萬國來朝,一個個使節排著隊等候的大明皇帝的詔見,那是何等的威風和氣派!
又怎麼會出現建奴打進北京城的那一幕。
話不多說,重生的崇禎說走就走,想的太多沒有用,要付出行動才是真的。
天子腳下!豈能任貪墨之事發生,雖然頒布的永不加賦的詔令已經讓崇禎收獲了大爺大媽們的心,崇禎覺得這還遠遠不夠,崇禎想做的不僅僅隻是讓大爺大媽們滿意,崇禎想做的是讓少男少女也對他滿意。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年輕人,隻有照顧好了年輕人,才能俘獲絕大多數人的心。
但是有人舒服了,就會有人會不舒服,哪家孩子天天笑?誰家大媽天天贏?做皇帝就該拿出做皇帝的霸道出來,實在不行就拿出點霸氣出來?什麼叫鎮不住?不存在的,隻要有刁民敢不納稅,直接拉入黑名單,這輩子也別想再翻身。哪怕罩著你的是個王爺,那也照樣讓他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是說在大明王朝的土地上太陽隻有一個,老子崇禎就是那個太陽,沐浴平民光澤的太陽,閃閃發光的太陽!
崇禎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看了看金碧輝煌的大殿,覺得有些壓抑,這種地方呆的時間久了,也確實是有些頭暈。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可是作為一個帝王整日的被各種假話搪塞著,那滋味,是很難受的。
作為一代帝王,想要改革也沒有那麼容易,偉大的,帥氣的,充滿了正能量的宋仁宗也是如此。
宋仁宗也是一個不安於守成的現狀的皇帝,在針對慶曆年間農民起義和兵變在各地相繼爆發以及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並、以及“三冗”(冗官、冗兵、冗費)現象時,趙禎也有誌開展革新,同樣也是年輕人,他多次以“天下事責大臣”,意圖有所作為,崇禎非常崇敬宋仁宗的這些作為。
慶曆三年,趙禎授範仲淹為參知政事,又擢拔歐陽修、餘靖、王素和蔡襄為諫官(俗稱“四諫”),銳意進取。
九月,在趙禎的責令下,範仲淹、富弼提出了“明黜陟、抑僥幸、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的十項改革主張,歐陽修等人也紛紛上疏言事,趙禎大都予以采納,並漸次頒布實施,頒發全國。
但是由於新政觸犯了貴族官僚的利益,因而宋仁宗遭到他們的阻撓。
親曆五年(1045年)初,範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等人相繼被排斥出朝廷,隨著宋仁宗看好的人被排斥出去,宋仁宗孤立無援,同時各項改革也被廢止,新政宣告徹底失敗。
這位仁慈的皇帝駕崩時,市民們也自動停市哀悼,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的上空,以致“天日無光”。
當時有一位官員前往四川出差,路經劍閣,看見山溝裏的婦女們也頭戴紙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駕崩。
最不可思議的是趙禎駕崩的訃告送到遼國後,“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遼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驚,衝上來抓住宋朝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又說:“我要給他建一個衣冠塚,寄托哀思。”此後,遼國曆代皇帝“奉其禦容如祖宗”。
崇禎皇帝在位期間位期間,勤政節儉,不耽聲色,不貪歡娛,不喜錦衣華服,不用金銀器皿,一日三餐,不見珍饈奇味。妻子以國母之尊,親事蠶課,一件龍袍穿了十幾年,縫補得無處下針。皇宮中所費,減無可減,縮無更縮。所有的皇室內帑,從不鋪張浪費,一概盡充軍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