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食和鹹食的危害
健康養生
鹹食的後果
動物實驗發現,用過量鈉鹽飼養動物,可以引起高血壓;對人的研究結果也獲得了肯定的結論。例如,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每人每天攝入食鹽4克,當地無高血壓患者;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土著人每人每天攝入鈉鹽7克,高血壓的患病率為6.7%;美國白種人每人每天攝入鈉鹽10克,高血壓的患病率為8.6%;日本南部居民每人每天攝入鈉鹽14克,高血壓的患病率為21%;日本北方居民每人每天攝入鈉鹽26克,高血壓的患病率高達84%。還有更多的研究資料認為,高鹽飲食與高血壓及腦中風有關。因此許多學者認為,高鹽飲食是高血壓的大敵,從而掀起了一股“抗鹽風”。
近些年不少學者又從分子水平對高血壓進行研究,認為高血壓與細胞膜生化遺傳缺陷有關。食鹽過多引起高血壓,關鍵在於腎髒能否將體內過多的鈉離子排出體外。由於高血壓病人腎髒及其他器官存在生化遺傳缺陷,不能排出過量的鈉離子,使鈉在體內瀦留,不僅使血容量過多,排出量增加,而且使血管平滑肌收縮性增加,從而引起血壓升高。可見不僅血壓很高的人要節鹽,有高血壓傾向的人或輕型高血壓的人也要節鹽。即使血壓不高的人,吃鹽過多對健康也沒有什麼好處。
淡食的危害
醫學上有一些疾病要求節鹽。如腎炎性水腫的患者由於腎功能障礙影響水鈉正常排泄,水鈉在體內瀦留增加,患者眼瞼及下肢水腫,有時全身水腫;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心髒排血量減少,同時腎功能異常,引起水鈉瀦留,發生下肢伸直全身水腫;肝硬化的病人有腹水,心包積液的患者也可同時有胸水。這些患者在飲食上有一個共同的要求——節鹽。每天吃鹽減少到2~3克(1兩為50克),以減少水鈉瀦留,減少水腫。有的病人為了減少水腫的痛苦,節鹽過度,會引起“低鈉綜合征”。血漿滲透壓下降,血量增加,血液稀釋,全身症狀加重。缺鈉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軟弱無力、肌肉酸痛或痙攣、行動遲緩、精神恍惚,甚至昏迷。這些症狀在出汗過多的病人(如高溫車間工人)也可以出現,因為汗中也有鹽,鹽隨汗喪失,加上口渴喝水過多,就會引起低鈉綜合征。這從另一個側麵告訴我們,食鹽不可過少。
(摘自人民衛生出版社《人體奧秘與長壽要素》 編著:夏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