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經常遠遊的單親(2 / 3)

然而,在大多數單親出差者的生活中,“擔心”是一件常事。一位有一個九歲女兒的媽媽告訴我:

“女兒小時候上的是全天托兒所,問題非常簡單,至少我知道我可以到下午六點才去接她。現在她已經上二年級了,放學後我還得接她到下午的托兒中心。每次遇到出差,麻煩就更大!我媽媽通常會願意把她接去住上幾天,可是她總是會給我一種我連累她的感覺。我感到歉疚,因為我必須離開女兒,因為我要麻煩媽媽,也因為我沒有一份不必出差就有足夠收入的工作。為了相同的原因,我也一直設法和我前夫的父母保持良好的關係,因為在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我不得已請他們替我看孩子。若你是一位單親,而且必須出差才保得住工作,那麼,你也會盡量使用一切用得上的幫助。”出差時的夜間托兒工作是一個不易解決的問題。周雅芬說:

“我很幸運住在幾所大學、學院附近。我的方法是找一位女大學生和我們同住,我知道女大學生在經濟上的困難,但也提出當我小在家時以替我帶孩子作為居住的惟一交換條件。有時候母親也會過來幫忙。我還有幾位單身朋友情況和我類似,有時我也和她們交換著幫忙。”

白文靜經常代表她工作的航空公司出差,她說她會給孩子留一張很長的行事表,然後在最後添加上一行字:

“如果實在沒別的辦法可想了,就打電話找你爸爸,對方付費。”

周雅芬發現帶紀念品回家有助於減輕分離所帶來的痛苦,所以她經常費盡心思為孩子帶一些他個人有興趣搜集的東西。

“孩子們總是讓大人感到歉疚,尤其當你是一位必須經常出差的單親,歉疚感就變成了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讓孩子了解你的工作形態、對你的工作產生興趣,使他們較能接受現況。記得有一年元旦前夕,我須去首都北京出差,正好趕上北京京劇大會演。之後,我替兒子帶回許多各式各樣的京劇小臉譜。當我回到家門按動門鈴,奔出來的正是兒子冬冬,保姆隨即跟了出來。孩子起初好奇地打量著一個臉上帶著大花臉的人,很快地他就大聲地叫出了‘媽媽’兩字。我們相擁在一起。回到家,當我從旅行包裏拿出我在北京選購的京劇臉譜,著實讓孩子愛不釋手了好一陣子。”即使照顧孩子的問題獲得妥善安排,且該做的事也都一一列清,然而,單親出差者還得麵臨另一項挑戰,那就是零碎的時間。無論你的組織能力多強,這都是無法避免的問題。

但願一天有三十小時

先生出差的家庭主婦也許需要在時間上做靈活的調動以製造家庭質優時間;在“旋轉式遠遊配偶”家庭中,夫妻雙方須應付的事務更為複雜,所以也許要采用“日子順心/不順心”的措施來處理下班後的家庭關係,然而,單親出差者不能采取“日子順心/不順心”的措施,因為他們並沒有一個可以共同進行溝通與談心的配偶。

來自工作的壓力、離婚帶來的後遺症、孩子要求你分時間在他們身上、出差調度安排上的困難、個人時間上嚴重匱乏,種種問題都必須用一種理性的態度來麵對,否則這一切可能把人弄得身心疲憊。

許方有兩個孩子,她在一家大型傳播公司擔任員工訓練指導工作。她說:

“我覺得偶爾出趟差對大家都有好處。出差能讓你打破每日的慣例老套,雖然有時候要把出差在外時家中的大小瑣事照顧妥當並不容易,但從長遠來看,孩子其實也能受益。”

顧雯是東部N城家庭計劃中心的財務主任,並兼任該省“全國婦女聯合會”的副秘書長,她常到全國各地參加婦女大會或活動。這種情形使她不但有機會傾聽全國單親出差媽媽的心聲,也能與他人分享她個人的單親經驗,尤其是一位經常出差的單親。她說:

“單親所麵對最棘手的問題,是一種想把生活保持得和離婚前一模一樣的欲望。女人常常為了好強在所有人麵前做得麵麵俱到。但我們必須認清的事實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天隻有二十四小時。如果你想把所有的事都做好,那麼重要的是設定事情的輕重緩急,而且還得隨時視情況加以調整、改變順序。”

顧雯開始工作並單親養育孩子的時候才二十三歲。她在一個觀念保守的家庭長大,所以家人對她離婚和育兒的安排都很不讚同,但她堅持自己的立場。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她堅持要求公司讓她準時下班接孩子,而且她工作的地方通常都在孩子的學校或保姆家附近。

“我在家的時間便完全足屬於孩子的,他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管教他很嚴,例如在要上學的日子裏,一定不可以出去玩,但是我一直都很努力地節製自己,不讓孩了覺得口子不大好過。”

而今顧雯早已當上了祖母,現在她又開始撫養外孫,並且和年邁的母親同住,因此每當她出差,仍然得做特殊的安排以照顧家中的一老一小。她認為要想順利完成每天預定的事務,關鍵在於溝通和妥協。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