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婆婆來了,我該怎麼辦(3)(2 / 3)

夏荷點頭稱是,說:“正好爸媽也想咱們了。”然後她拿著手裏的三千塊錢很為難地問她老公:“那這三千塊錢怎麼辦啊?你都已經給爸媽生活費了。”

既然問題都擺出來了,夏荷的老公就提出要在這周末把這三千塊給夏荷的父母送過去,當作給二老的生活費。

夏荷推脫了一番,然後為難地說:“既然這樣,就每個月給我爸媽一千塊生活費就行了,他們兩個也花不了多少錢,咱倆的日子也得正常過是不是?”

婆婆趕緊站出來,提出要從兒子給自己的三千塊生活費裏拿出一千,這樣每家父母每月兩千塊生活費。

夏荷的老公想了想,覺得這樣也好,就同意了。

晚上的時候夏荷在群裏跟我炫耀戰果,我替她高興的同時,也在深思,人到底是不可能完全公正的。

在婚姻裏,我們要做的是顧全大局,在做出某個決定之前,先考慮一下周圍環境,盡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如果是自己的老公某些事情出現了偏私,大可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先告訴他,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再引導他孝順你的父母。

不要過於計較得失,別說沒有人可以完全做到一碗水端平,即便可以做到,你像一個強迫症患者一般拿著直尺量來量去,要求雙方父母待遇不相差一絲一毫,那這樣的日子就活在了顯微鏡下麵,都是細菌,都是缺點,都是不順眼……

所以,適當的時候還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家裏有個“惡婆婆”,怎麼辦

如果你的婆婆通情達理,性格直率,那麼恭喜你,隻要你做的大麵上過得去,就可以保證一家幸福和睦。

但是如果你的婆婆執拗較真,性格陰鬱,總喜歡雞蛋裏挑骨頭,那麼你僅僅顧好大麵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戰略和實戰相結合,把“敵方”轉變為“友方”。

麵對家裏的“惡婆婆”,你首先要做的不是行動方麵,而是自我心理調節方麵。

比起不戰而敗,更讓人惋惜和不甘心的是半途而廢。沒有人願意在一輪又一輪的攻堅戰之後,因為承受不住心裏的受挫感而舉白旗,所以在這之前就要學會怎麼給自己進行心理調節。

我給出的建議是,婆婆越是難纏,越要拿未來的光明前景來刺激自己,試想“惡婆婆”都能和自己成為好朋友,這將是多大的成就感!

事實證明,目標的製定對於一個人的前進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受挫的時候不妨咬牙堅持,回想一下自己的“遠大理想”,從而給自己和婆婆的“攻堅戰”準備好充足的續航能源。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具體的行動最為合適呢?

當你下定決心,一定要改善婆媳關係;當你預想到各種挫折,並決定“萬死不辭”;當你明確目標,一定要跑到終點……

那麼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開展行動了。

我個人非常反對在改善婆媳關係的道路上後勁不足、中途夭折。對待“惡婆婆”,如果你心血來潮想要改善和她的關係,一陣子對她極好,但是又受不了攻堅戰中遇到的眾多挫折,沒多久就開始泄氣,那麼你婆婆隻會將你的“心血來潮”和“作秀”掛鉤。人的適應性很強,一旦“惡婆婆”認為你是在作秀一樣地對她好,更容易對你產生防備之心,後續攻堅戰隻會更加艱難。

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工作之後,就要步入正題了,如何將“惡婆婆”變為“友方”?

這就需要你充分調動身體各部分器官了:耳朵、嘴巴、眼睛、手……

1.具體到耳朵,就是要學會傾聽

每個人都有心情不爽的時候,誰都不想去招惹心情不爽的人,這個時候你就要勇敢地去做“炮灰”。

事實證明,一個願意在別人最脆弱的時候靠近的人,更容易貼近她的心。

開始婆婆可能會對你有抵觸,但隻要你足夠真誠,她還是會把心裏的煩躁和鬱悶發泄給你聽,畢竟你是她眼前現成的“垃圾桶”,自然要一吐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