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聯網企業收入確認與計量問題研究(1 / 3)

互聯網企業收入確認與計量問題研究

論壇

作者:肖繼輝 孟婷

摘要:互聯網作為新興發展行業,其收入形式具有多樣化和複雜化的特點,互聯網企業收入確認與計量的相關準則落後於實務,引發很多爭議。我國互聯網企業會計的規範與完善需要借鑒美國同業的經驗。本文參考十餘份在美上市的互聯網企業的招股書、年報及互聯網行業報告,總結互聯網行業三大常見的收入來源類型及其特點,對國內外互聯網上市公司收入確認與計量會計實務加以歸納。並結合中國會計準則(CAS)、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以及美國公認會計原則(GAAP),分析互聯網企業收入確認與計量遇到的困難,提出規範相應會計實務的可能方向與選擇。

關鍵詞:上市公司 年報披露 及時性 影響因素

一、研究背景

互聯網自1995年進入中國以來,至今已有近20年的發展。其間,國內一大批互聯網公司如騰訊、百度、阿裏巴巴等企業實現了高成長。互聯網企業發展和擴張對資金的需求巨大。新浪、搜狐、百度等互聯網企業紛紛選擇海外上市。伴隨著大量互聯網企業的上市,對互聯網企業的會計監管變得尤為重要,包括互聯網企業收入確認政策的規範和披露。

本文所界定的互聯網企業主要指通過搭建網絡平台進行廣告宣傳、提供娛樂和遊戲等增值服務,或同時進行相關貨品或服務的銷售,以獲得收入的企業。

我國新企業會計準則並未對因互聯網企業興起而產生的收入確認與計量爭議問題及時給出解答。而已有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個別事項上,缺乏對實務的係統性歸納總結。會計準則發展的滯後性給互聯網企業的會計處理帶來了爭議和困難。會計實踐如果無法跟上互聯網企業的業務發展,將影響互聯網企業財務報告質量,互聯網企業及互聯網經濟的健康發展也將受到製約。本文以中國會計準則(CAS)、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和美國公認會計原則(GAAP)關於收入確認與計量的原則為基礎,對互聯網企業收入確認的會計處理實務加以總結歸納,為互聯網企業的各類收入確認與計量問題提供解答。

二、互聯網交易的種類與特點

互聯網企業的交易借助網絡平台進行。在傳統交易中,交易雙方通過合同約定、預付定金、交付商品、收款並開出票據等環節形成了一個交易過程鏈,商品銷售收入的實現都有相關合同等契約作為保障。然而,在基於網絡的虛擬經濟交易中,一方麵是流通環節中的機構和程序減少,另一方麵是交易期間縮短,且往往不存在為確保收入順利實現的合同或契約。互聯網企業的主要交易可概括為:電子商務的貨品或勞務出售、提供銷售平台和廣告宣傳服務、網絡遊戲服務、會員服務。

(一)電子商務的貨品或勞務出售

截止2011年的統計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網民超5億,其中未成年網民占到1/3,網絡購物將成為未來消費的潮流。傳統實體店的銷售收入確認較為簡單,現金收款和收入確認幾乎同時進行。B2C電子商務企業與實體店相比增加了支付和物流運送環節;為了保證客戶的權益,多數B2C網站提供了售後無條件退款的服務;價格戰一直是吸引網民購物和抵禦競爭的有效手段,各大網站推出形式多樣的優惠活動來吸引網民消費。這給電子商務銷售收入的確認和計量帶來挑戰。

(二)提供銷售平台交易

有些互聯網企業提供銷售平台給第三方賣家,通過收取虛擬店鋪出租費、交易手續費、加盟費等來實現盈利。對於這種以獲取交易提成為主要目的網絡銷售服務,其交易的特點是不承擔相應商品出售的風險,以獲取傭金為目的,業務的特點與傳統的獲取傭金的委托代銷相似。但其作為交易參與方負責向顧客代收各種款項,需要與商品或服務提供方進行結算。進行會計處理時需要明確區分代收款項與服務收入的差異。此外,由於網絡銷售退貨可能性更大,因此提供交易平台方進行傭金收入確認時也麵臨較高的不確定性,收入確認時點的判斷也更複雜。

(三)廣告宣傳業務

廣告宣傳收入已經成為當前互聯網企業收入的主要來源,有數據顯示,2011年第4季度中國互聯網廣告運營商市場規模為148.7億元,環比增長6.4%。2011年,中國網絡廣告規模首次超過報紙廣告。不同的網絡公司之間互相在各自的網站上為對方放置廣告空間, 也是網絡公司廣告活動的組成部分。基於效果的網絡廣告相對於傳統的基於時間的廣告服務,在收入確認時麵臨更多的約束,因此在確認收入時應當更穩健。

(四)網絡遊戲服務

互聯網企業的網絡遊戲收入主要來自網絡遊戲本身及相關的收費。網絡遊戲包括收費遊戲和免費遊戲兩種。對於收費遊戲,網遊企業依據遊戲玩家的遊戲時間收取點卡費,對於免費遊戲,企業收入來源主要有虛擬道具收費和增值服務(如服務性短信收費)。由於點卡的出售與消費時間不一,且點卡有自銷和代銷不同的方式,針對不同客戶和付費方式的銷售折扣(或銷售金額)也不一,這些業務特點給網絡遊戲收入的確認和計量帶來很大困難,需要從製度上設立一些確認的標準和方法,防止企業收入確認和計量的隨意性,導致信息的相關性和可比性受到嚴重影響。

(五)會員服務

專業網站針對用戶需求,通過完善和發展相關網絡平台,提供免費資訊或信息服務來吸引用戶注冊,但是針對需要個性化服務的高級注冊用戶收取相應的會員費。會員費收入的確認通常比較簡單,如與服務有關的收費在提供服務時確認收入,而與會員資格有關的會費則按照會費覆蓋的期間分期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