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科技企業戰略重組的財務風險防控研究(1 / 3)

科技企業戰略重組的財務風險防控研究

財務管理

作者:王曉燕

摘要:科技企業的戰略重組存在多重不確定因素,其中財務風險的防控對戰略重組成敗及日後經營會產生深遠影響。對此,本文以河南省某科技企業戰略重組為例,由一般到個別從目標公司選擇、實現方式、業務調整、戰略轉移、動態管理等方麵進行探討,希望能有現實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科技企業 戰略重組 財務風險

一、研究背景

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的推動下,我國的市場經濟也在深入發展,企業為了獲得並保持生存優勢而進行的競爭更為激烈。企業的發展有兩種基本模式:一是通過內部投資,進行資產經營,用新建方式擴大生產規模;二是通過並購重組進行資本運營,獲得行業內原有生產力。其中並購重組是企業外部成長、追求規模經營和資本績效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製度創新的動力,在資本市場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河南省順應經濟發展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取引進戰略投資者、企業之間強強聯合、一般企業並入優勢企業、企業內部業務重組、改製上市或整體上市、劣勢企業有序退出等多種形式,做優做強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的骨幹企業,並在2010年先後發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積極促進企業戰略重組的指導意見》和《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批轉河南省科技企業兼並重組實施意見的通知》,進一步鼓勵並規範了相關的並購重組行為,對推動中原經濟區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二、企業戰略重組及其風險分析

(一)相關概念辨析

企業戰略重組在廣義上是指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對存量資產進行調節和重新組合,包括公司重組、公司控製、企業所有權變更等活動;在狹義上則是指一家企業對另一家企業的一定比例或全部股權購買或者吸收合並的交易行為,以達到對並購企業控製的目的。而收購是指企業用現金、債券或股票購買另一家企業的部分或全部資產或股權,以獲得該企業的控製權。兼並通常是指一家企業以現金、證券或其他形式購買取得其他企業的產權,使其他企業喪失法人資格或改變法人實體,並取得對這些決策控製權的經濟行為。從概念上來看,三者內容有所交叉,而且現實中三者都是增強企業實力的外部擴張策略,都是以企業產權為交易對象進行資本運作的基本方式,聯係遠大於區別,因此,本文提到戰略重組時也經常涉及到兼並與收購。

(二)研究企業戰略重組財務風險的必要性

戰略重組可以給企業帶來諸多優勢,如發揮經營協同效應、提高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有效降低進入新行業障礙等,但戰略重組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運作過程,有著很多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帶來的風險可能是現實的,也可能是潛在的,存在於戰略重組的全過程,如政策風險、市場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文化風險等,這從眾多並購重組失敗的案例中可見一斑。其中財務風險的影響尤為關鍵,因為要實施戰略重組,必須進行資本運營,處處需要資金支持,財務風險防控是否得當關係到重組所具有的財務協同效應的發揮以及重組戰略目標的實現。

(三)科技企業戰略重組財務風險的特點

科技企業是以科技人員為主體創辦的,主要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及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谘詢、技術服務或實行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的智力、技術密集型經濟實體。這類企業的戰略重組是吸收其他組織核心知識技術的重要途徑,是以提高企業的動態能力為動機,以技術創新的方式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因此科技企業戰略重組的財務風險較一般企業而言,除具備通常的特點之外,首先,在某些方麵表現得更加特殊化。比如難預測性,一般企業重組目標中的財務協同、渠道協同和規模經濟等基本上可以預測到大概的範圍,而科技企業重組的結果表現在知識、研發能力、無形資產等的整合創新上,受市場環境、科技進步等不確定因素影響較大,因而能否實現戰略重組效益,戰略重組隱性和顯性的財務風險更難預測。其次,損害程度大,風險和收益相伴相生,一般企業戰略重組風險給企業帶來的增值收益是有限的,主要是通過擴大規模、擴大市場實現,而且風險損失相對來說也是短期內可以承受的;科技企業戰略重組可能帶來巨大的增值收益,但一旦重組失敗,由於科技會引發財務風險的放大性和傳導性,可能給企業造成無法挽回的投資損失。再次,管理難度大,科技企業戰略重組的財務風險難預測,對企業的損害程度深,而且科技企業本身要求的信息化、知識含量及網絡化程度較高,財務風險貫穿於重組活動的各個環節,使得對財務風險的分析防範更加複雜,管理難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