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內部審計方案以提高集團公司內部審計質量
審計
作者:常克誠
摘要:內部審計方案在內部審計質量控製中起到關鍵性作用,但是現在普遍存在對內部審計方案不夠重視,在實際審計業務中存在審前未進行充分調查等方麵的問題,為了提高內部審計質量,筆者從審前調查、審計方案的編寫和審計方案的執行方麵提出一些看法。
關鍵詞:審計 方案 質量
一、內部審計方案在內部審計質量控製中的作用
內部審計方案是內部審計質量控製的基礎和靈魂,一個目標明確、內容翔實、重點突出、科學合理的內部審計方案,對全麵指導審計工作、規範實施程序、提高審計質量起到關鍵性作用,表現在:
(一)內部審計方案指導內審人員開展審計工作,達到審計目標。內部審計方案中確定了審計目標和審計重點內容,對每個審計重點內容都有詳細的審計程序和方法,內審人員按照內部審計方案的步驟開展審計工作,能夠很順利地完成審計任務,達到預期的目標。同時,內部審計方案中有分工和審計起始時間,內審人員能按照內部審計方案合理安排審計時間,知道已經完成的和尚需集中精力完成的工作內容有哪些,使整個現場審計過程中做到目標明確、有的放矢。審計現場負責人或者審計機關管理者也能夠把握內審人員按照內部審計方案完成的審計任務和審計進度。
(二)內部審計方案是對現場審計工作進行監督和檢查的依據。通過將實際工作與內部審計方案進行比較,就可以分析發現哪些工作內容尚未完成或完成得不夠理想、需要在剩餘時間裏及時予以補救和改進。另外,審計組織對審計底稿進行複核,內部審計方案作為評價審計項目完成情況的重要依據,可以據此提出修改完善意見,如果發現內部審計方案中內容未完成,審計目標未達到,可以增加審計程序,以此提高內部審計質量。
(三)有效促進審計風險防範。內部審計方案依據重要性水平進行了風險評估,提出了審計步驟和方法,內審人員根據內部審計方案開展工作,就可以有效防範審計風險。
(四)內部審計方案是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效果的必要措施。實施良好的內部審計方案可以使內審人員從被審計單位複雜的信息迷宮裏擺脫出來,避免在大量枝節問題上糾纏不清,而將時間和精力集中於風險較大或可能存在重大問題的領域,強化對之檢查和評價的深度和力度;內審人員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審計時間,保證工作質量符合質量控製的要求,以更經濟有效的方式實現審計目標,完成審計任務,達到審計目的。
(五)合理有效分配人力資源,發揮每位內審人員的優勢。內部審計資源都很有限,編製好的內部審計方案,根據審計資源情況確定審計重點和人員安排,這樣才能取得最好的審計效果,審計效率也最高,內部審計質量才能得到保證。
二、內部審計方案存在的問題
內部審計方案在內部審計質量控製方麵的作用很關鍵,但是從目前集團公司內部審計部門編製的內部審計方案來看,存在以下幾方麵的問題:
(一)審前調查不充分。作為內部審計來說,對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比較清楚,內審人員認為不需要做審前調查也能知道被審計單位的主要風險,很多項目都未進行審前調查或者審前調查比較匆忙,隻是了解了被審計單位的一些基本情況,未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製、業務流程、戰略計劃、重大投融資、重大訴訟擔保等方麵進行了解和分析,無法發現重大審計線索。
(二)未確定具體審計目標,審計目標不能體現項目特點。經過對多家集團公司內部審計項目方案進行比較發現,對同一類型的審計項目的審計目標基本一致,內部審計方案中隻有總體審計目標,比如經濟責任審計的目標都為:通過對被審計對象任職期間被審計單位資產、負債、權益和損益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重大經營決策等有關經濟活動,以及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情況進行審計,客觀、公正、全麵的評價被審計對象任期期間的經營業績與經濟責任,促進被審計單位加強和改善經營管理。很多內控審計項目都以此作為審計目標,不能體現被審計單位的業務特點,也不能反映被審計單位的主要風險點。對於服務單位和生產單位的審計目標肯定是有所不同的,但是隻有總體審計目標的話,不能體現這種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