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類商品
首先將市場部門所營銷的商品進行種類層次劃分,市場部門應與財務部門共同配合進行商品分類。商品分類也應根據經營的實際變化,而進行相應的變化。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對於金額或數量較少的商品可不必細分種類。
四、成本分攤的方法
要根據本企業各中後台部門的特點並結合費用的性質,選擇適當的客觀的成本分攤方法、分攤因素進行成本分攤,既可以先將中後台成本分攤至銷售部門,再分攤至其所經營的各類商品;也可以將成本直接分攤至本企業各類商品。
(一)直接分攤法
該方法是將成本直接分攤到各類別商品。采用此方法時,可以有兩種具體方式。方式一:具體分析每個中後台部門的特點,找出該部門成本與所銷售商品的作業、驅動關係,直接分攤至各類別商品。例如:財務管理部門成本所提供的服務主要是資金的籌集和運用,稅務管理等,其成本分攤至各類商品時,可按各類商品資金占用的額度/比例進行分攤。方式二:根據各中後台所有成本項目的性質劃分、彙總形成不同的成本池,例如:人工費用、房租費、辦公費用等,根據這些成本池的不同特點,選擇適當的分攤因素,例如營業額、占用麵積等進行分攤。直接分攤法不經過中間方,具有簡單直接的優勢。但是相對於每個利潤中心(業務部門),成本中心較難找到合適的分攤因素將其成本完全直接分攤到某類商品上。
(二)順序分攤法
根據中後台部門的服務內容不同,將各成本中心按序列分類,依次在成本中心、利潤中心間進行分攤,最終分攤到成本分析對象——各類商品上。成本中心在為利潤中心提供服務的同時,各成本中心之間也會相互提供服務。順序分攤法的優勢就是每個接受服務的中間部門都會接受成本分攤,分攤路徑看起來較為清晰合理。由於采用此方法最終分攤給業務部門、各類商品的成本是各成本中心混合了的費用,因此難以區分實際中的每個成本中心具體分攤的數額,並不利於對各成本中心的成本控製。
(三)同時互分法
在順序分攤法裏,每一個成本中心分攤完畢後,將不再接收其他成本中心的成本分攤。而同時互分法則是每個成本中心在接受其他成本中心分攤成本的同時,也將自身的成本向其他成本中心、利潤中心進行分攤。同時互分法較為複雜,雖然這種分攤方法會使結果更為精確,但複雜、難懂,實用性不強,在實際成本分攤工作中應用這種方法的不多。
從上述分析比較來看,各種成本分攤方法均具有不同的優勢和不足。在實際進行成本分攤工作時,不應絕對化為隻能應用一種方法。應根據本企業業務和管理的特點,考慮不同方法間的優劣,針對不同的中後台部門或不同的成本費用項目選擇不同的成本分攤方法,從而發揮各成本分攤方法的優勢。
五、成本分攤的作用
商貿企業進行成本分攤的目的不是為了“分攤”而分攤,其根本目的在於作為獨立核算、業績評價、商品定價和強化費用管理的有力手段,從而成為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工具。通過成本分攤功能的實現,有利於發揮以下作用:
(一)有利於進行商品定價和市場營銷
商品定價不應僅是簡單的毛利計算法,商品雖然有毛利,但其毛利不一定能夠覆蓋相應費用,例如為此項進貨的籌資成本、倉儲成本等,可能會出現市場部門業績大好而企業整體盈利水平不高的局麵。將全部成本分攤至商品後,在進行商品定價時,所應負擔的分攤成本成為定價的基本考慮因素,商品定價毛利必須在承擔此部分成本後還要有盈利。在進行前期市場決策時,分攤成本同時作為決策影響因素之一,也有利於進行商品的采購選擇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