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在校生自考本科金融專業課程培養方案設計
財會教育
作者:常冶衡 曹愛霞
摘要:本文給出了山東省在校生自考本科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針對高職高專的學生可以在校期間學習專科段課程的基礎上,套讀自考本科段課程的學習模式,通過製定金融專業課程框架與教學計劃,有效地解決了在校生自學考試課程培養方案的難題。
關鍵詞:金融 課程設置 統考課程 實踐考核課程
自2010年4月26日,山東省招生教育考試院為規範助學機構辦學行為,促進自學考試健康發展,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性人才,特製定了《山東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在校生實踐課程考核試點方案》,該方案對於高職高專的學生可以在校期間學習專科段的課程的基礎上,套讀自考獨立本科段課程。獨立本科段的課程分為統考課程和實踐性考核課程,其中統考課程由國家統一組織命題考試,占整個課程的三分之二;其餘三分之一的實踐性考核課程由主考院校命題,最終成績由主考院校和助學單位共同評分,各占50%。對此,根據山東省自學考試發展的基本現狀和職業院校的實際情況,結合高職高專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對自考本科金融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可行性分析。
一、金融專業本科段課程考核的改革方案
根據2010年4月山東省招生教育考試院對在校生製定的專業考試計劃白皮書顯示,金融專業(獨立本科段)課程共計15門(含畢業設計)。其中統考課程共9門,實踐性考核課程共5門,畢業設計1門。
本文針對金融專業(獨立本科段)課程設置的現狀,結合高職高專(含成人教育)金融專業課程總體布局、課程設置的基本內容以及專科套讀本科課程的學習模式提出可行性分析。
二、課程設置總體布局
在獨立本科段課程中,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英語二、概率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等五門課程屬於公共基礎課;管理學原理、對外經濟管理概論、市場營銷學、管理係統中計算機應用等四門課程屬於專業基礎課程;保險學原理、財務管理、銀行會計學、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學等五門課程屬於專業核心課程,高職高專學生要想順利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並落實到實踐中去,必須通過開設相應的專科段的課程及其實訓課程,才能順利完成學業,以達到規定的教學目標。對此,在經過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根據統考課程、實踐性考核課程的考試時間以及高職高專人才培養要求對課程設置做出以下布局。
課程設置的基本框架應由兩個階段和三大板塊構成。兩個階段分為基礎教育階段和專修教育階段。三大板塊為反映基本素質要求的基礎課程板塊、滿足專業要求的專業基礎課(含本科段課程,下同)和專業課程模塊,其中在後兩個板塊中,專業基礎課程模塊拆分成專業基礎課程及其專業基礎實踐課程兩部分,專業課程模塊拆分成專業課程、專業實踐課程和實訓模塊等三部分。
三、課程設置的基本內容和比例
首先,基礎教育課程板塊課時控製在全部課程的35%左右,其中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職業生涯規劃、計算機基礎、高等數學一、大學英語一、英語二、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體育等涉及多個領域,並結合本科段的統考課程使得基礎教育課程設置充分體現多樣性和廣泛性,幫助學生了解曆史、熟悉計算機辦公操作、熟悉英語並順利通過英語二課程考核。
其次,專業基礎教育課時控製在全部課程的20%左右為宜。專業基礎課程板塊分為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基礎實踐課程兩大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主要開設經濟學基礎、貨幣銀行學、基礎會計學、管理學原理、對外經濟管理概論、市場營銷學等課程,專業基礎課程是為學生學習專業課程和專業實踐課程奠定基礎。專業基礎實踐課程模塊主要包括管理係統中計算機應用等課程,學生通過專業實踐課程學習,熟悉VFP操作,並考取計算機二級證書。
第三,專業課程模塊主要包括專業課程、專業實踐課程以及實訓課程等三個模塊構成,課時控製在全部課程的45%左右。首先,專業課程模塊主要開設商業銀行業務、保險學原理、證券投資學、金融風險管理等課程,主要目的是為學生進行實訓模塊操作奠定基礎,例如證券投資學課程是證券模擬交易實訓先行課程;商業銀行業務是模擬銀行業務的先行課程;金融市場學為金融工具的EXCEL模型設計實訓打下理論基礎等。其次,專業實踐課程主要是獨立本科段中主考院校規定的在校生實踐性考核課程,按照主考院校的考綱規定,采用實踐操作與應試考核同時進行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