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風衣,高大的身影,一副墨鏡映著冷俊的臉龐,寒風中憤步疾行。作為獨身者,他們有文化,有高收入,他們渴望愛情,又玩弄愛情,在一副放蕩不羈的外表下掩藏著一顆疲憊不堪的心。
觸摸時尚
伴隨著花花綠綠的霓虹燈和林立的名牌店,時尚一詞漸漸走近了中國人的生活。人們在追求吃時尚、住時尚、穿時尚的同時,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婚姻觀念也淹沒在了這股日益強盛的風潮中……
現代中國由傳統農業社會向開放的工業社會轉型,計劃經濟體製逐漸被市場經濟體製所取代,婚戀文化與婚戀觀念也開始發生了變化,婚姻觀念與行為呈多元化趨勢。戀愛低齡化,離婚率上升,婚外戀增多,未婚同居及婚外性行為成為一種很普遍的社會現象……愛情不再是發生性關係和產生婚姻的基礎。
婚前性行為、婚外戀,甚至於毫無感情基礎的一夜情漸漸成為了時尚。小姘、小蜜、二奶;換片、條菜、一拖三,成了街頭巷尾人們談論最多的新名詞。但這些詞卻沒有一個和愛情有關。美國偉哥的廣告,一夜之間充斥了中國的大街小巷,勃起仿佛成了現代男人最後的氣概。
“二奶”這種稱謂最早出現於靠近港澳的南方沿海城市,在性質上大概等同於在過去被人們稱為的“二房”。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裏,我們有過妻妾成群的以男權為中心的婚姻文化,但自新中國成立,1950年5月1日《婚姻法》頒布以來,這種封建的、不平等的婚姻製度就廢除了。但在21世紀的今天,這種腐朽陳舊的婚姻觀念卻又死灰複燃了,而且還堂而皇之地披上了前衛的外衣,成了那些巨商富賈競相追逐的時尚。在人們對愛情日益淡漠的今天,婚姻仿佛成了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有這樣一則笑話:一個男人,結婚後幾乎夜夜笙歌,通宵不回家。這一天難得沒有出去,天一黑就睡下了,睡到半夜,突然有人敲門。他聽到後一翻身爬了起來,驚慌失措道:“不好了!你丈夫回來了!”而他妻子聽了,並不在意,她說:“你放心睡吧,那個狗東西不到天亮不會回家!”
這是一則典型的由外遇而產生的笑話。這些外遇,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首先由男方引起的。改革開放,經濟轉型,無數男人一夜暴富。男人有了錢、有了勢、有了名,就有條件包養情婦,這是由我國社會幾千年來男尊女卑的封建文化所造成的,同時它也源於男人本能的優越感和占有欲。現在很多家庭提起外遇大都避而不談,但從他們憂心忡忡的言談中,仍能感覺到他們對這一問題的擔憂。
1997年的中國書市上,有一本書賣得特別火,書名叫做《外遇:可寬恕的罪》,這是一部研究人類婚姻過程中的外遇現象的心理學著作。它由美國婚姻問題專家和心理學家保妮·韋爾編寫。這是一部自助讀物,它從多方麵分析了外遇產生的原因,而且涉及諸如一個人如何麵對情變,如何處理外遇後果等一係列的問題、方法和技巧。它在我國書市上的火爆,說明外遇已不是什麼個別現象了,它已經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
外遇問題不隻發生在那些先富起來的有錢人身上,有錢人的千金買笑、萬金買歡,普通中國男人沒有那樣的資本,他們注重建立的是較為穩定的婚外關係,所以這幾年頗有一些新名詞湧現出來。小姘、小蜜、二奶、馬子、條菜,等等等等,某人有兩個情人就稱之為“一拖二”,有三個就稱“一拖三”,換了情人就簡稱“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