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家庭基石之一:有愛才有家 (2)(2 / 3)

許多年過去了,他們調到了城裏,有一天早上乘公共汽車去市中心的公園,當一個青年人給他們讓座時,他們都不願自己坐下而讓對方站著。於是兩人靠在一起手裏抓著扶手,臉上都帶著滿足的微笑,車上的人竟不由自主地全都站了起來。那一年,他72歲,她70歲。

她說:“十年後如果我們都已死了,我一定變成他,他一定變成我,然後他再來喝我送他的半碗粥!”

七十年的風塵歲月,這就是愛情。

在日常生活的小小細節中,她與他進行著微妙的情感交流。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情感交流,才使他們的愛情變得彌足珍貴。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夫妻之間,與其他家庭成員之間也需要通過細節進行情感交流。如果你不注意這一點,你的家庭生活就會變得一團糟,如果你能夠注意這一點,你的家庭生活則會變得更加融洽。

一天,有位6歲的女孩煩躁不安地回到家裏,她不想吃零食,不想和小朋友玩,也不想看圖書了。最後爸爸抱起她問:“怎麼啦,有什麼不對頭嗎?”

她說:“沒有。”卻垂著頭看著地毯。

父親試著去弄清楚究竟是什麼使得這個通常都很快活的小女孩變得如此鬱悶。

“是別的小朋友又欺負你了?”父親探詢地問。

“不,爸爸。我隻是覺得不好過。”

父親隨著她的視線移向地板,注意到她腳上的便鞋,在外麵玩了一天以後鞋已經很髒了,鞋帶也鬆開了。他們一起坐了很長一段時間。“你的鞋帶沒有係好。”最後父親打破了沉寂。

“是的,我不斷的被它絆倒。”

父親把她放到沙發上,蹲在她麵前,然後細心的重新替她係緊了鞋帶。

當父親重新抬頭注視她的時候,她坐在那裏看著父親,臉上呈現出欣喜的表情。“感覺好一點了嗎?”父親問。

“很好,爸爸——真的很好。”

有時候,在家庭生活中我們無需花費很多的口舌來談論諸如怎樣生活,以及影響孩子成長的一些重要方麵等等。事實上,影響一個人愉快心境的因素,通常來自一些細枝末節,比如我們穿著一雙鞋帶不緊的鞋散了一天步,或者在我們的鞋中鑽進了一粒小沙礫,又或者我們拖著一雙漏水的鞋穿過一大片打濕的草地。有的時候,所有的抑鬱和不快就源於這些十分細小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或是一些簡單的卻有待調整細節。隻要我們能夠注意到這些細節,並設法幫助家人來改變他們所麵臨的困境,那麼即使這個困境隻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諸如鞋帶鬆了等,他們還是會感激你,並因此而變得心情愉快的。

心中充滿愛

“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隻要家庭成員的心中都充滿愛,那麼家庭將變成人間的天堂。”這似乎是一條真理,不信你就看看張家和李家的故事:

張李兩戶人家緊鄰而居,但是家庭氣氛卻大大不同。張家的人相處得和樂融融,生活也幸福美滿,而李家的人則經常爭吵,每天都鬧得雞犬不寧。

有一天,李家的人忍不住來問張家的人:“你們一家人為什麼從不爭吵?和睦相處的秘訣是什麼?”

張家的人回答:“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這一家人都認為自己是做錯事的人,而你們一家人都認為自己是做對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