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天使降臨,魅力依舊——辣媽(1)(1 / 3)

生活中有太多的得失成敗,而女人最大的收獲,就是這個孩子,最大的成功,就是能給這個孩子幸福!

洗尿布是辛苦的,夜晚被他的哭鬧吵醒是煩惱的,迷迷糊糊的給他喂奶總比不了自己一覺睡到天亮舒服。做媽媽的感覺不僅僅是辛苦,更多的應該是成就和幸福。當聽到他那樣一聲童稚的“媽媽”時,所有的辛苦,都是那樣的心甘情願,那種幸福的感覺,是無可替代的!

做幸福母親的同時,也要做漂亮辣媽,不要放棄對美麗的追求,不要放棄興趣愛好,不要放棄單獨出遊……辣媽要身體力行地教會寶寶,無論什麼時候,先對自己負責再談對別人負責,這對於寶寶的成長尤其有益。當媽咪開始放棄對自己的愛,就會向寶寶索要更多的愛,甚至將後半生的夢想寄托在寶寶身上,結果媽咪成了怨婦。

一個女人,隻有做了母親,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幸福。這種感覺不是女孩時得到寵愛的歡欣,也不是花季時與戀人兩情相悅的陶醉,它源於心靈深處的感動,是對上蒼厚愛的感激,每每想起自己是個母親,總要由衷地感恩。

要不要做丁克

在各種文化的傳統裏幾乎都有一個共識——沒有孩子的女人是不幸的。但是越來越多的女人自願挑戰這種說法。

如果你是一個幸福的已婚婦女,假使你告訴別人你不打算要孩子,人們的反應無非是兩種:或者是不屑一顧地說:“你會改主意的”;或者語重心長地提醒你:“你將來肯定要後悔的。”

不想生養的夫婦並非對兒女繞膝的天倫之樂無動於衷,而是對由此帶來的種種煩心事心存疑慮:成堆的尿布,孩子的尖叫,沒完沒了的家長會,一地的塑料玩具,所有這些都使當父母的分身乏術,將自己的人生追求簡化為撫養好孩子,無法再享受隻屬於自己的生活。

對有些認為生命中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的人來說,生兒育女無異於是判了一個長期徒刑;而對於那些在大都市裏被快節奏生活搞得焦頭爛額的人來說,撫養和教育孩子的驚人費用、要對一個生命負全責的壓力,常讓已婚男女不敢生養;更有悲觀的人說,孩子一生下來就要麵臨無止休的競爭,這個世界如此不完美,不想生個孩子讓他來到這個世界上受苦。

如果你不打算要孩子,那麼你並不孤單。據統計,四分之一的美國婦女將永遠沒有孩子,在這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婦女不乏生育能力。在其他發達國家,情況也差不多。1969年出生的英國婦女之中,有41%沒有孩子。她們中有些是無法生育,有些則是另有考慮。

“我害怕做母親的過程和那痛苦的折磨。我想,我可能與孩子無緣了……”

27歲的公務員莫莫剛結婚,就和老公約定:“我們做丁克,不要孩子!”老公很無奈,因為他是獨子,父母早就翹首而待了。

莫莫覺得自己還沒有長大,玩心很重,很難靜下心來去照顧小寶寶,而且,想到妊娠時的劇痛和孕婦的叫聲,她就害怕。

莫莫最要好的朋友,比她早一年披的婚紗,現在已經有了一個2歲的可愛寶貝。莫莫眼見著她挺著大肚子趕公交車、上班,還要做家務,覺得很辛苦。特別是懷孕後朋友的孕期反應很強烈,一陣陣的惡心、嘔吐,看得她自己都快吐了。

產後不久,朋友告訴莫莫,她原本白皙細嫩的身體有了很多難看的妊娠紋,身材也日漸臃腫。而始終讓她難以忘懷的還是朋友臨產的那一刻,由於產前陣痛而發出的慘叫聲刺激著莫莫的耳膜,看著她痛苦萬分的模樣,莫莫感歎想要成為一個母親如此艱難。莫莫並非不喜歡孩子,而是害怕生產的過程和痛苦的折磨。

要不要做丁克,事實上在結婚之前雙方就應該達成共識,而不是結婚之後才單方麵宣布。婚姻雙方理性而堅定地選擇去做丁克一族,應該得到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但拿生育開玩笑是極不應該的,尤其是以某些莫須有的理由或原因,如“怕痛”、“怕體形有變”之類更是應該受到全社會的批評。這樣的女性,她將來的婚姻、生育以及生活的很多方麵都將出現問題,因為她考慮問題的方式不僅以自我為中心,而且是隨心所欲不負責任的。

露華是電視台的編導,37歲了,收入高,但晨昏顛倒,生活沒有規律。“我結婚快8年了,最初因為生活節奏太快,怎麼要孩子啊?”她笑笑。其實,媒體從業人員結婚後很長一段時間不要孩子的人很多,因為覺得生活沒規律,工作上的競爭激烈,如果要孩子,必須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

露華夫妻都受過高等教育,他們認為自己在接受了多年的教育之後正處於釋放階段,事業上的充實感實在不願讓孩子和家庭瑣事所替代。另外,他們還擔心有了孩子之後,繁瑣的家務事會破壞了溫馨的二人世界。

但是,女人過了35歲想法就是和以前不一樣,最近,露華覺得自己有些動搖了。她開始有興趣聽別的媽媽們談論孩子的吃喝拉撒,事無巨細,全都興致盎然,有時甚至還會情不自禁地插幾句嘴:“天哪,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