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二扁擔,傳道有機緣(2 / 2)

且說這“五絕”,均是此間異人,各懷鬼神莫測之術。村人都是隻聞其名,未見其人,而近些年來傳說遍地,人人宣講,早就使“五絕”在遼西一帶成為神話。

次日晚間,鐵生老早就來到孤鬆嶺等候。不時,張二扁擔果然又來了。

“老五那傳來消息,老三和老四自從在壩上做害,嘯聚一千多人,圍攻敖包山,被打擊潰敗以後,又請了十方閻羅前來助陣,形勢很不好,咱們沒有多少時間了,今晚我們必須將五行萬象之術和奇門遁甲鑽研熟練。”張二扁擔看都不看一眼鐵生,又道:“你先將河洛之術推演一遍給我看看。”

鐵生拿起一粒石子,將河圖洛書畫了一遍,一邊說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張二扁擔微微頷首,說道:“果然是聰慧之才,老朽沒有看錯。接下來這兩門學問,要比河圖洛書艱難的多,你心裏要有所準備。所謂五行萬象,是從萬物中尋求真理,天下萬物皆可歸於五行,此是事物之裏,萬物又千變萬化各有特色,此為事物之表。表能見裏,裏能推表,方見世間大道。奇門遁甲是一門古老的術數,內含三奇、八門、一遁、六甲。”張二扁擔將二術的精要玄妙之處詳細地闡述一遍。鐵生又提問了一些疑難不解之處,張二扁擔也都一一解釋。

到了醜時,鐵生已將五行萬象和奇門遁甲的精要了解,一些疑難隻待日後自己琢磨鑽研。張二扁擔道:“我明日將趕往壩上,這十方閻羅都是身懷絕技之人,不可小覷。現在有了閑暇,我便將‘五絕’的事情給你說說。

“民間所傳‘五絕’,是馬大鞭子、張二扁擔、馬三錘子、張四木匠、韓五犁杖五人,我們兄弟五人都是隨父母從山西一路乞討來到這裏,自小一起長大,感情甚深。馬大和老三是親兄弟,我與老四是同父所生,老五自小孤苦,父母早亡,在我們兩家長大。我們一路艱難而行,多有阻礙,天幸得以全身到達此地。當此之時,山東各地來此逃荒之人也多不勝數,大家分散各處墾土辟田。我們五人也都分開創業,不想均得異人相授,加以家學淵源,都年少成名。

“五人之中,老大最是淵博,儒墨道法、兵明陰陽皆通習之,然而無有大誌,作起了放馬的馬倌,因一把虎皮鞭子常拿在手,村人便以馬大鞭子相稱;我得益於家學,專攻術數,也算是頗有所得;老三天資聰穎,對醫藥有專攻,身懷薩滿異術;老四性情孤傲,對我們幾人都看不上眼,唯獨與老三較好,此人有大誌,我們五人談天論地時,他說大哥可作鳳凰,二哥是一孤鷹,三哥乃為猛雕,五弟不過一麻雀爾,我們問他,那你呢?他說我本是鯤鵬,非爾等可比也。

“老五為人,不顯山不漏水,是個老好人,素以耕夫自比,自作五絕雲:我乃一耕夫,不肯出農地。手執懶牛愁,田畝同兒戲。但我們相處甚久,我深知他的秉性,老五這個人非常勤快,喜歡自然一些,對山水鍾愛有加,酷愛鑽研一些飛禽走獸、花草蟲魚的習性,喜好寫詩填詞,雖然口舌笨拙,其實是個有遠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