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泰不住點頭,說道:“宋當家的好謀略,你們回去稟報,就說風營子同意結盟,日後戰端一開,風營子絕不做背信棄義的懦夫。”
怨六子道:“得,事情已經辦畢,我們哥兒倆也該回去交差了。”蘇成玉忙道:“我說袁老六,你這麼急著走,難不成是回去娶媳婦嗎?這大老遠的來,不多呆幾天,倒顯得我們風營子不厚道了。你們兄弟倆就在這裏多呆兩天,也好讓我盡盡地主之誼。”
怨六子道:“好倒是好,隻怕我家兩位哥哥在家裏等得急。”蘇成玉道:“宋老大和鐵老三他們去了梁上,來回上百裏,怎麼會比你快呢?你我日後可是同氣連枝的兄弟了,兄弟我還要同你多喝兩碗水酒呢。”
劉常道:“老六啊,這結盟交好,也不能這麼倉促,再怎麼也得多呆一兩天,大家好盤算盤算,通通心氣兒,日後也好互相配合。這麼就走了,反倒顯得我們沒有誠意了,我看咱倆就多呆一天,回去了大哥若是生氣,讓你五哥我頂著就是了。”
怨六子怨聲道:“偏是五哥你每次當這老好人兒,大哥真要怪罪下來,讓你一個人頂著,我袁老六也白混了,投到那白岔河裏淹死算了。”言罷心想,宋大哥他們去兩個地方,想必不會快過這邊兒,在風營子呆上一天,正好休息一下,跑了一夜半天,還真是有些累了。
怨六子大叫腰酸背疼,喝了些水,吃了點幹糧,就回屋休息去了。劉常心想,正好借此機會在風營子轉轉,遊覽一番。劉常生性懶散,若非昨日一場激戰,搞得身體異常疲倦,又和蘇成玉秉燭夜談,聊到深夜,睡下後閉目即夢,睜眼即醒,休息得非常愜意,此時精力旺盛,再也閑呆不住,這才決定到處走走。
他走到村口,風營子向南是一片開闊地,都開墾了農田,村民拿著鋤頭在田裏耪地,更有些人蹲在地裏拔草,這是比較累人的活計。一個老漢坐在地頭歇息,見劉常走過來,大聲說道:“孩子,這是幹啥去?”劉常道:“也沒啥事兒,到處走走,瞎轉悠,今年的年頭不怎麼好啊!”老漢道:“可不是,這該下雨的時候沒有下雨,五六月份,莊稼正是要水的時候,要是還不下雨,今年的莊稼就又完了。”劉常也是農家出神,知道農家諺語“大旱不過六月十三”這句話,看了看地裏的莊稼,不覺也跟著歎了口氣。
他沒有進田地,折而東行,走到臥牛山頂。臥牛山兩側一麵是鐵勒艮台溝,一麵是車勒台溝。車勒台溝景致也很好,陰坡上有大片的白樺、紫樺和白楊;陽坡上樹木較少,都是山崖怪石。劉常坐在臥牛山頂,向下看去,此時正是綠意盎然的季節,山杏樹都結滿了杏子,被曬得發紅,山杏硬核後就不好吃了,會帶著苦澀,要是趕在硬核以前,果皮細嫩酸甜可口,很是美味。這個時候,山裏的野菜都已長出來,酸榙兒、代黃、貓爪兒菜等,有些有些直接用河水一洗就能吃,有些則需用開水燙過才能食用。在災害年頭,土地欠收,災民都以這些野菜來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