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稿者王儒林

公務員發展·沒有平坦的路 隻有畏懼攀登的人

作者:欒慧 徐歐露 張雨薇

在2014年9月3日舉行的第二屆晉商大會上,剛剛上任的山西省省委書記王儒林作了一場脫稿演講,內容是對晉商和晉商精神的讚譽。

“我是1日來到山西,這是我來到山西的第二個工作日,在我心中,晉商的分量很重,對山西的發展非常重要。”王儒林說。

這個演講談論了曆史,展望了未來,這一次,王儒林手上沒有講稿。就在幾個月前的“兩會”上,因為講稿,時任吉林省委書記的王儒林還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有一段小插曲。

當時王岐山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時任吉林省委書記王儒林做總結發言,他的手上有一大遝稿子。王岐山要求“講短點”。王儒林回答:“可能短不了。”

王岐山指著王儒林手中的稿子:“我剛才又沒稿子,你怎麼知道並事先打印出來那麼多呢?這不是形式主義嗎?你不用念了。”

王岐山對脫稿講話相當重視,在這位中紀委書記眼中,脫稿意味著效率和打破陋規。2012年11月30日,王岐山引用了一段丘吉爾的話來談論脫稿演講:“如果給我5分鍾,我提前一周準備;如果是20分鍾,我提前兩天;如果是1小時,我隨時可以講。”

反腐的優等生

王儒林在執行中央反腐任務上表現出眾。

王儒林是十八大後上任的那一批省委書記,他明白對這個職位來說,反腐的成績才是中央考察的關鍵,吉林省也確實在之前的巡視工作中表現不錯。

王岐山打斷王儒林可能並不意味著他對王儒林不認可。事實上,就在2014年3月10日王岐山不讓王儒林念稿子的當天,中紀委係統的機關報《中國紀檢監察報》還刊登了對王儒林的采訪。當時王儒林談到的要點是:

防止權力過多幹預市場、邊界不清——改革限權,確保權力界限清晰分明。

防止權力取得無據、行使無序——依法確權,確保權力授予依法合規。

防止權力過度集中——科學配權,確保權力架構相互製衡。

防止“暗箱操作”——陽光示權,確保權力運行公開透明。

防止權力濫用——全程控權,確保權力監督及時有效。

這篇報道究竟是書麵采訪還是當麵采訪,采訪時王儒林有無講稿已不可考,但王儒林的回答形式整齊,多達五條,都以“防止”開頭,有著領導講話的強烈形式感。且王儒林主張限製政府權力,推崇市場,尊重法治,防止暗箱操作,監督權力濫用。這恰恰與習近平、李克強和王岐山所強調的一致。

2014年5月,王儒林再次接受《中國紀檢監察報》的專訪,這一次帶有介紹經驗的成分。

在這篇題為《堅守主體責任 強化內生動力》的文章中,王儒林又列舉了“四個機製”:領導責任機製、協調推進機製、考核追究機製、成果運用機製。

這個仍然注重歸納的講話當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王儒林提到了自己在廉政建設當中的心得:

“由我和巴音朝魯省長擔任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重要任務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王儒林說。

“要抓一把手、抓班子,從每位班子成員做起,把主體責任層層落實下去,把壓力傳導下去。”他在另一場合中強調了每個書記的責任。

這正是十八大後中央多次強調的一把手抓廉政。山西官場出現問題後,中央安排王儒林去山西收拾危局,並讓巴音朝魯升任吉林省委書記,正是對兩人工作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