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辦公室物語
作者:佚名
一間教室中坐滿了10歲的學生,他們被要求去試著解決孩子上學途中穿越街道所遇到的問題。孩子們回答到了各種在其他方麵成功應用的方法,諸如交通緩解設施,天橋,熒光色的夾克,以及對汽車限速等。這些觀點是很尋常的,也是老師希望聽見的。
隻有一個人例外。一個學生建議學校董事會賣掉學校,並且在線移動學校。(譯者注:你可能第一感覺得很奇怪吧,嗬嗬,接著看下去。)這顯然不是老師所期待的。
這個觀點可能不實際,不常見,甚至不可行。但在它被整個班級所嘲笑的同時,它也是這名學生所敢於表達的一個獨立思考的觀點。
獨立思考不常見——它絕對的,無價,珍稀。你從電視上所看見的以及從報紙上讀到的都不是獨立的。我們從大眾媒體上讀到的任何事物都是習慣性知識的反芻。關於世界上的大多數事情,這些觀點都不是獨立的。
這是一個悲劇——獨立思考為進步所必需。因循守舊的思考最好也隻是使我們漸漸向前(最差的話則是推我們向後),要取得實質上的躍進,獨立思考是必須的。
邏輯上,當我們思考他人思考的,我們所能期待的最好成就也隻是取得他人所已經取得的而已。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超越,我們需要避免同樣的陳腐的思考。我們需要與傳統的智慧相獨立。
幸運的是,要做到獨立思考你並不需要多聰明或是受到多高的教育。想想小孩子吧。傳統告訴我們鞋子是穿的而香蕉是吃的,而獨立思考則允許孩子們吃鞋子而穿香蕉。他們缺乏傳統的智慧,完全不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觀點,這樣使得孩子們可以毫不猶豫地去實驗。
當然,這個事情上他們是錯的,但是在其他事情上,他們可能會令人驚奇地正確。
以下5個方法,可以提高你的獨立思考能力。
1.與習慣性思想的來源相隔離
不要先插上電源然後用電視、電腦或者是去圖書館找答案,先自己想想。你盡管不能與世界相隔絕,但是你可以通過限製習慣性觀點的攝入量來增加你獨立思考的量。這意味著減少接觸媒體的時間和精力。獨立思考者不一定是異類,但是他們不因循而守舊。他們嚐試以一種新的標準來看世界而不是僅僅從電腦屏幕前獲取一切。
2.將自己浸於與自己現有觀點矛盾的經曆中
不要總是以一個新一點的習慣性思維去替換掉舊的,你可以主動尋找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的經曆。它們可能存在於外國文化,不尋常的亞文化中,或是在你不讚同的書中。這一點可以這樣看,它不是讓你接受一個裝思考的新火車,而是荒廢掉習慣性思考的鐵路。
3.以旁觀者的眼光看進程
把你的平常生活拋在腦後可以賦予你這樣一種自由: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觀察這個世界將帶給你一種思考自我的平和。靜靜地站一會兒,任時光流逝。這可以給你嘲笑自己所持的信念以及尋找一片新大陸的機會。
4.隨機化你的生活圈
不要總去相同的場所,吃相同的食物,與相同的人聊天,你可以積極地追尋新的經曆。許多人習慣了這種簡單的決定,這樣可以帶來安全感。但如果你想獨立地思考,你需要跳出你所習慣的圈子。
5.練習質疑
你可以嚐試養成本能地質疑習慣性觀點的習慣。但不要成為追隨者。不要認為那些”真理”是不證自明的,隻有當自己確信在邏輯的後麵還有事實來支持它們之後,再作出判斷。
上麵說的聽起來可能太難了,那麼請想想獨立思考能帶來什麼吧。就算是微小的向著獨立思考的進步也會增加你對這個世界的貢獻。你將看到別人所忽視的機會與方法。相比於那些不會創新地思考的人,你將獲得相當有競爭力的優勢。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考是你自己的,而不是反芻媒體。
獨立地思考,你將為世界帶來無盡的機會。
(摘自《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