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發展信息
服務
中組部等
11部委出台“萬人計劃”
10年選萬名人才
據“人民網”消息,近日,記者獲悉,經中央批準,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11個部委最近聯合推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簡稱“國家特支計劃”,也稱“萬人計劃”),準備用10年時間,麵向國內分批次遴選1萬名左右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傑出人才、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給予特殊支持,加快培養造就一批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堅強支撐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據介紹,“國家特支計劃”是中央著眼於統籌國內國外2種人才資源,突出高端引領、全麵推進我國人才隊伍建設的一項重大人才工程。2008年以來,國家實施了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千人計劃”,掀起海外人才回歸報國熱潮。在部署“千人計劃”的同時,中央還提出要深入研究、適時製定實施國內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今年7月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對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新的部署之後,中組部會同有關部門及時推出了“國家特支計劃”。這項計劃與“千人計劃”並行實施、協調推進,重點為國內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提供特殊支持。
“國家特支計劃”按照高端引領、梯次配置的思路,重點支持3個層次、7類人才。第一個層次是“傑出人才”,計劃支持100名處於世界科技前沿領域、科學研究有重大發現、具有成長為世界級科學家潛力的人才。第二個層次是“領軍人才”,計劃支持8000名國家科技發展和產業發展急需緊缺的創新創業人才,包括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教學名師和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等類別。第三個層次是“青年拔尖人才”,計劃支持2000名35周歲以下、具有特別優秀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潛能、科研工作有重要創新前景的青年人才。
在有關部門原有支持的基礎上,國家將對入選計劃的重點對象提供與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大致相當的“重點支持經費”,並授予“國家特殊支持人才”稱號。“重點支持經費”主要用於入選者開展自主選題研究、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等方麵。同時,“國家特支計劃”要求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在科研管理、事業平台、人事製度、考核評價、激勵保障等方麵為入選者製定落實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培養支持力度。
“國家特支計劃”由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統一領導,中組部、人社部等11個部委成立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下設專項辦負責具體實施。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等5部門設立評選平台,分別負責開展3個層次、7類人才的申報和初選。為確保計劃實施效果和公信力,“國家特支計劃”借鑒國際國內成功經驗,在遴選程序、遴選標準、評價方式以及評審專家的選擇等方麵,建立科學、嚴格的製度和辦法,在實施過程中探索建立效用評價、公信調查和管理評估機製,努力把“國家特支計劃”打造成經得起曆史檢驗的品牌工程。
據介紹,3個層次、7類人才的評選已陸續啟動實施。其中,“青年拔尖人才”首批評選工作已接近尾聲,“傑出人才”和“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評選已開展前期工作,其他各類人才評選工作將於年底前取得實質性成果。
北京
擬延長外國專家工作簽證時限
最高達5年
據《北京日報》消息,記者日前獲悉,北京市高層次外國專家工作簽證有效期最高擬延長至5年。
近年來,北京通過“外專千人計劃”吸引了一批外國專家來京工作。據統計,截至8月底,在京就業的外籍人員有3.9萬人,其中在京工作的外國專家有6894人。北京市將搭建外專公共服務平台,重點為外國專家來京提供工作辦證、在京生活等服務。
目前大部分外國人員的工作簽證有效期為1年,這項政策近期將進行調整,計劃將高層次外國專家簽證時間延長2~5年不等,並簡化辦理程序,縮短辦理時間,為專家在京工作提供便利。相關負責人透露,北京將成立“高端外國專家服務之家”,打造就業服務平台,並協調教育、衛生等部門為外國專家的子女入學、醫療保險等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北京
3年將引進並培養100名“長城學者”
據《北京晚報》消息,北京市屬高校將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計劃,該計劃由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長城學者”培養計劃、特聘教授計劃和青年英才培育計劃共4個部分構成。2013~2015年,北京市將引進100名左右高端領軍人才,培養100名左右“長城學者”,聘請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指導學校學科建設等工作,培育500名左右優秀青年人才,提升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才隊伍的素質和水平。
據了解,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的引進人才,須是在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擔任相當於教授職務的專家學者,具有一流的研究水平,在相關領域已取得突出學術成就。在首聘期間,將為其提供30~50萬元年薪,提供每月5000元的住房補貼,或提供不低於100平方米周轉性住房。
“長城學者”培養計劃的內容是,3年內在北京市屬高等學校教師中,遴選100名左右品德高尚、勇於實踐、敢於探索、富有創新精神的中青年拔尖人才,通過重點培養,使其成長為學科領軍人才。入選者將分年度獲得建設經費資助,自然科學類資助額度為每人每年100萬元以內,人文、社科和藝術類資助額度為每人每年30萬元以內。
特聘教授崗位一般設置在國家級及北京市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大攻關項目,以及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需求的學科領域。在聘期內,為特聘教授提供的待遇及保障為:每年在校工作10個月及以上的,享受工作補貼每人每年20萬元;不足6個月的,享受工作補貼每人每月2萬元。
“青年英才培育計劃”的內容是,在3年內培養和支持500名左右優秀青年人才,使其成長為學科領軍後備人才和專業化高級管理人才。對入選者,分年度給予經費資助,自然科學類資助額度為每人每年10萬元以內,人文社科藝術類和管理類資助額度為每人每年5萬元以內;資助周期為3年。
北京朝陽區
啟動2012年“鳳凰計劃”
高層海歸就業獲重獎
據《北京日報》消息,日前,北京市朝陽區啟動2012年“鳳凰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認定與項目資助申報工作,申報類別分為“海外高層次人才認定”、“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項目資助”。據介紹,被認定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可獲不低於20萬元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