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莫名其妙又生氣了,我問他為什麼生氣,他說沒生氣,可當時的語氣和神態分明就是在生氣。他不說,我就不再追問。一直到今天,還是不冷不熱的,我也惱了。
中午在婆婆家吃了飯後,我要回自己家午休。先生說:“在這裏午睡不行嗎?”我不冷不熱地說:“我喜歡回自己家不行嗎?要麼你送我回去,要麼我自己開車回去。”先生沒說話,送我回到了小區門口,我說:“你停車吧,我在這裏下”。他就開車回婆婆家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到現在還沒弄明白。反正就是知道他生氣了,問他就說沒生氣!乖乖,都把我當瞎子了。以前好多次,我都假裝沒看見,慢慢地自己就好了。明天就是結婚五周年紀念日了,這樣冷戰紀念日還怎麼過!我最恨打冷戰的男人了,真是讓我恨透了!
隻要不發生矛盾,平時他對我還是非常不錯的。一發生矛盾,實在是度日如年啊!我已經被他的臭脾氣磨得棱角都沒了,現在讓我覺得不能再繼續下去了。誰來幫幫忙,我該怎麼懲治這個死混蛋?
沉默是金。可像你先生這樣一生氣就 “沉默是金”,拒人千裏之外,沒有幾個女人可以接受。既不知道他為何生氣,也不知道他生誰的氣,讓你暈頭轉向。生活中,這樣的男人還真是不少見的。我們一起來看看是為什麼呢?
三大問題導致先生愛 “冷戰 ”
1.抑鬱傾向導致遇事就輕易發脾氣、搞冷戰
生活中很多人性格內向,一副“酷斃了”的樣子,不喜歡交際、開玩笑和拋頭露麵。他們中一部分人常悶悶不樂、壓抑、沮喪,缺乏自信、活力和主動性,很少主動去承擔任務;對不滿意和失敗的事情耿耿於懷;對自己能力估計過低,對困難估計過高。心理學上稱這種情況為“抑鬱傾向”。
你先生也是這樣,容易生氣和悶悶不樂,是典型的易激惹性增高的表現。不管出現什麼問題,一點點刺激就生氣了。他從來不主動溝通,對痛苦避而不談,傾向於隱藏自己的情感。要麼逃避而不正麵解決問題,要麼就“擺臉色”或下班晚歸、躺下床就呼呼大睡,讓你十分氣憤,又無奈。
2.基本歸因錯誤的模式容易產生自罪自責心理
有抑鬱傾向的人,通常性格內向,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無論是開心,還是不開心,他們永遠都是什麼話也不說,一張撲克臉,讓人無法了解他們的內心。有時候,他們掛著一副“冷冷”的麵孔,經常誤認為生氣或者是反對,其實內心裏,他們是對自己不滿。
抑鬱傾向的人,遇到了挫折就容易悲觀、生氣,在基本歸因錯誤的模式作用下,將導致挫折、失敗的原因指向自己,產生自責自罪心理。
出於自我保護的心理,第一反應都會選擇沉默來掩蓋,將內心的憂傷、憤怒、煩躁等負麵情緒壓抑到心底,希望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去克服。殊不知,這些負麵情緒會轉化成“利劍”,深深地插入他的潛意識中,加重自罪自責的心理傾向。他也不敢向你傾訴,怕被你看不起。
3.負麵情緒轉向攻擊自我
遇上生活中的某些情景,同樣的負麵情緒就在潛意識中複活,導致他們動不動就哀傷歎氣,鬱鬱寡歡。這些都根源於童年時代的負麵經驗,兒童對父母的強烈熱愛但不被接受,因此產生了強烈的憤怒。因為“認同”父母,原先針對父母的憤怒就全部轉向了自我。成年後,同樣的模式被複製,在自罪自責心理作用下認為自己是徹底的失敗者。
喜歡“冷戰”的先生也是把對家庭、工作的不滿意和憤怒轉向自我,內心世界充滿了憤怒,對自己存在的價值產生懷疑。這些他羞於和你訴說,每一次都在心裏自己默默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