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機遇——火辣辣的誘惑,機遇往往與陷阱並存(1 / 3)

機遇與誘惑總是結伴而行。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旅行,那麼機遇就是旅途中最美麗的那道風景,可遇而不可求;而誘惑則可能是旅途中遇到的幾朵豔麗的毒蘑菇,外表美麗惹人愛,實際卻蘊含著致命的毒素。一個人要想成功地走完這場旅行,就必須抵製各種誘惑,把握機遇。

1.機遇具有誘惑力,但誘惑並不等於機遇

幾乎每個男人都知道抓住機遇是獲得成功的關鍵,為了獲得成功,他們苦苦等待著機遇之神的到來。可是,機遇之神總是喜歡跟他們開玩笑,蒙著麵紗,若隱若現,總是不讓人看清她的真麵目,讓男人充滿了無限遐想。

正因為機遇之神蒙著麵紗,天生具有誘惑力,誘惑便像瘟神一樣跟隨著機遇,總是與機遇結伴而行,讓人誤以為誘惑就是機遇。事實上,誘惑並不等於機遇。

如果說機遇是一位難得一遇的知音,苦苦尋覓也不一定能遇見,那麼誘惑就是一群狐朋狗友,天天圍繞在你身邊;如果說機遇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風景,那麼誘惑則可能是旅途中遇到的幾朵鮮豔的毒蘑菇……總之,機遇通向成功,而誘惑卻通向失敗。

趙柯是一名會計,他認識一個老板。這個老板天天追著他,先說要給他一輛車,後來又要趙柯去他公司上班,最後還承諾給他股份。趙柯此時正厭煩自己的工作,正如他意。他來不及思索,就辭職去了那家公司上班。

一去上班,那個老板就說現在要投資一個項目需要他先墊10萬資金。趙柯覺得沒有付出哪有收獲,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存的10萬元給了那個老板。沒過多久,那個老板又說,這個項目投資不順,還需要一筆錢,又讓他給10萬,並說如果這次成功了,就分給他200萬。趙柯雖然有些猶豫,但仍然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

然而,就在他等著坐收漁翁之利時,那個老板竟然消失得無影無蹤。此時,他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打電話報警。這個老板雖然被找回來了,可是,他卻花光了趙柯的20萬存款。趙柯後悔不迭。

男人很容易衝動,很容易意氣用事,在沒有看清機遇的真麵目之前,就開始大張聲勢地行事。結果,掉進了誘惑的陷阱中。

誘惑往往以機遇的麵貌呈現在男人們眼前,但誘惑並不等於機遇。所以,男人千萬不要錯把誘惑當成機遇。

人生感悟:機遇也是一種誘惑,而且是一種健康的誘惑。這種誘惑能激發一個男人的雄心與潛能,讓他像駕駛著一艘快艇一般飛快地到達成功的彼岸。但男人容易衝動的性格又使他看不清機遇的真麵目,結果錯把誘惑當成機遇。

2.機遇隻敲一次門,誘惑卻按著門鈴不放

機遇與誘惑總是相伴相行,男人易衝動的性格就決定了他分不清誰是機遇,誰是誘惑。其實,機遇隻敲一次門,而誘惑則按著門鈴不放。如果你在開門的那一刹那,先控製自己的衝動,用理智看清來者是誰,那麼你就不會掉進誘惑的陷阱中。可是,很多男人受到衝動性格的影響,都被摁著門鈴不放的誘惑迷惑住了。

容易衝動的張斌對此有痛徹心扉的體驗。他大學畢業後,就自主創業,開了一家服裝店。通過幾年的努力,終於在這一行拚出了一番陽春美景。

本是大展宏圖的時候,可是,卻有一個朋友介紹他做融資,據說這行很賺錢。這個朋友不厭其煩地給他講解融資有多麼賺錢,張斌終於經不住誘惑,轉了門麵,開始做融資。真正做融資以後,他才發現融資遠沒有朋友說的那麼容易賺錢。

張斌有些灰心,但並不甘心就這樣失敗。於是,他又接二連三地涉足其他熱門行業,幾乎像所有沒頭腦的商人一樣,看到哪一行好做,就立馬衝過去。結果不僅沒賺著銀子,還賠了本,在心灰意冷時又衝了出來。結果,生意做得如同候鳥過冬一樣難熬。

賠了夫人又折兵,張斌現在常常感歎:如果我當初堅持開服裝店,也許我就是李嘉誠似的人物了。

誘惑就像塵土一樣,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它時刻吹鼓著男人膨脹的欲望,讓男人失去應有的理智,像飛蛾撲火一樣奮不顧身地撲了進去,淹沒在眼前短暫的掙錢欲望中。所以,男人想要獲得成功,必須抵製誘惑。不過,抵製誘惑必須先認清誘惑。

機遇隻敲一次門,誘惑則按著門鈴不放。做一個理智的男人,當門鈴響起時,你先戴上智慧的眼鏡,真正看清來者之後,再打開那扇門。如果是機遇在敲門,就立刻打開門迎接它的到來;如果是誘惑在敲門,那麼不管它怎麼按著門鈴不放,也不要為它開門,永遠地將它拒之門外。

人生感悟:機遇像天空中瞬間即逝的流星,雖然美好卻總是抓不住。男人要想抓住機遇,必須控製住衝動,用理性的頭腦分清機遇與誘惑,練就異常敏銳的洞察力。

3.愛慕虛榮讓男人錯把誘惑當機遇

很多人都用“死要麵子活受罪”來形容男人,不得不承認男人是一種最愛麵子的動物。他們喜歡被崇拜的感覺,喜歡別人都仰視他……這都是他們愛慕虛榮的本質所決定。

誘惑似乎也看中了他們愛慕虛榮的本質,專找男人的軟肋下手。很多男人因為經受不起誘惑的糖衣炮彈,跌入萬丈深淵。

王允是一家服裝公司的總經理。自從坐上總經理這把交椅,他不僅多了一種被崇拜的感覺,還時不時地能聽到一些讚美的話,幾乎聽不見反對的意見。他每天都樂在其中。

有一位客戶向他推銷布料,見他如此愛慕虛榮,在簽合同時,就說道:“王總,你這套衣服真是太適合你了,把你的氣質都體現了出來。”王允聽到他這句話,不由自主地抖了抖衣領。

客戶接著又說:“王總,你真是獨具慧眼啊,我們公司這次推出的這款產品不管是麵料還是顏色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現在為了促銷,都打八折。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你趕緊簽了合同,我這就給你送貨過來。名額有限,要出手慢了,可能就沒有了。”

說完,又大大地讚美了王允一番,王允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來不及細看合同,更沒有親自去看看產品,大筆一揮就簽了自己的名字。結果發來貨一看竟全是次品,讓王允大跌眼鏡。因為王允的失誤,給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損失。老板撤了他的職。

摸著這些布料,王允長歎一聲:“原來甜言蜜語也是一種誘惑啊!”

甜言蜜語也是一種誘惑,男人常受愛慕虛榮的心理驅使,往往經不起別人的甜言蜜語,一時衝動之下,誤把誘惑當機遇,結果按照別人的意圖行事,最後跌入了別人給他設的陷阱中,叫苦不迭。

人生感悟:喜歡被誇讚是男人的天性。有些男人被別人誇讚了幾句就樂暈了頭,分不清東南西北,更分不清機遇與誘惑,結果,錯把誘惑當機遇,上當受騙!

4.把誘惑錯當機遇,一步一步地走向地獄

誘惑總是披著漂亮的外衣,以機遇的麵貌出現在男人麵前。男人渴望成功,更渴望抓住機遇,結果一念之間,就牽錯了機遇與誘惑的手。

然而,誘惑卻是外表美豔的潘多拉。為了滿足男人的虛榮心,她打扮得光鮮美麗來到男人麵前,含情脈脈地注視著男人,承諾男人想要的一切,誘使男人一步一步地走向地獄之門。然而,很遺憾的是,很多男人已經邁進地獄之門,仍然沒有幡然醒悟。

曆史上的著名漢奸周佛海就是一個例子。周佛海年輕時風流瀟灑,才華橫溢。1921年7月,周佛海曾是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十三位代表之一。假如他後來沒有將誘惑當成機遇,他或許就不會被列入我國曆史上有名的漢奸行列。

1924年,當時的國民黨勢力日漸壯大,而共產黨卻在夾縫中生存。周佛海似乎看不到未來,覺得此時正是加入國民黨的大好時機。於是,他轉而加入國民黨,搖身一變成為國民黨右派營壘中的幹將和蔣介石的心腹。

風光無限的周佛海又被蔣介石派到汪精衛身邊做臥底,前途看似一片光明,他暗自慶幸自己成功地抓住了機遇,開創了輝煌的人生。

1938年,日本人大搖大擺地挺進了中國。他們來勢洶洶,大有吞沒整個中國之勢,汪精衛見風使舵,公開出賣國家與民族利益,投降日本。跟隨汪精衛工作的周佛海也認為這是一個飛黃騰達的機會,也投降日本,成為不折不扣的漢奸。

1947年,全國人民強烈要求“快速嚴懲漢奸”,周佛海被軟禁在重慶。後來,又被移交南京監獄。麵對陰森森的鐵柵欄,周佛海傷心欲絕揮筆寫出“暮靄蒼茫夕照斜,飲煙縷縷萬人家。四圍山色紅如血,獨立高樓看晚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