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澤東侄子毛遠新:刑滿出獄後隱姓埋名,遠離政治(1 / 2)

毛澤東侄子毛遠新:刑滿出獄後隱姓埋名,遠離政治

特別策劃

毛遠新,1941年生,是毛澤東的大弟毛澤民烈士的兒子,毛澤東對這位親侄子特別寵愛,他們之間猶如父子一般,無話不談。毛遠新在政治上緊跟江青,他是毛澤東逝世後唯一被送進監獄的毛氏家族成員。

曾對政治運動不感興趣

毛遠新是毛澤東的大弟毛澤民烈士的兒子。1943年9月27日,毛澤民被新疆軍閥盛世才殺害時,毛遠新隻有兩歲,是在毛澤東身邊生活的孩子們之中最小的一個,也是最矮的一個,人們稱他為“小豆豆”。

毛遠新的苦難童年是在新疆度過的,父親被害後,他和母親朱旦華被關進了監獄,這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極深的印象。1945年7月被釋放回到延安。

1949年6月,朱旦華和方誌敏的堂弟方誌純結婚,離京赴南昌任職。7月,毛遠新在北京育英小學參加了一年級考試後被送到母親身邊。

1951年,朱旦華要到全國婦聯開會,毛遠新知道後,纏著母親要去北京,說他現在就讀的法前院小學老師說南昌話,他一句都聽不懂。他鬧著要重回北京育英小學讀書。國慶節前夕,毛遠新隨朱旦華重返北京。會議結束後,朱旦華帶毛遠新進中南海看望毛澤東。毛澤東親切地問了南昌的一些情況,包括小學教育。朱旦華順便提到毛遠新讀書的法前院小學隻上半天課,比育英小學差多了,孩子想回到育英小學讀書。從此,毛遠新便留在伯父身邊生活和學習。

毛遠新上完中學,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係。他在清華大學學了一個學期後,經過毛主席的同意轉往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學習。每逢寒暑假,毛遠新便回到毛澤東身邊度過。

在大學期間,毛遠新讀書比較用功,對搞政治運動不怎麼感興趣。毛澤東把毛遠新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帶他遊泳、教他讀書,常常教導他,激勵其上進。他們之間的關係十分特殊,猶如父子一般,無話不談。

有一次,毛遠新陪毛澤東下水遊泳,這一天天氣較冷,毛遠新上岸後說:“還是水裏舒服些。”毛澤東就批評他道:“你這個人就是喜歡舒服,怕艱苦,不肯吃苦,過去你父親在敵人麵前堅貞不屈,毫不動搖,就是因為他是為多數人服務的,心中有崇高的理想,要是你,還不是雙膝跪下,乞求饒命?你是吃蜜糖長大的,從來不知道什麼叫苦,將來你不做右派,當個中間派,我就滿足了。

成了紅衛兵領袖

1964年7月5日,毛澤東和毛遠新談話。毛澤東說:“階級鬥爭是你們的一門主課。你們學院應該去農村搞‘四清’,去工廠搞‘五反’。階級鬥爭不知道,怎麼能算大學畢業?反對注入式教學法,連資產階級教育家在五四時期早已提出來了,我們為什麼不反?教改的問題,主要是教員問題。”

當時,毛澤東隨口而談。事後,毛遠新寫出《談話紀要》。談話內容迅速傳到了高等教育部。高教部征得毛澤東的同意,印發了《毛主席與毛遠新談話紀要》,一下子便轟動了當時的教育界。

1965年,毛遠新畢業後,曾下連隊當兵半年。“文革”爆發後,中央作出規定:凡係1965年畢業的大學生亦可以回校參加運動。於是毛遠新回到哈軍工,並率先組織起紅色造反團,將矛頭對準校黨委。

當時,《毛主席與毛遠新談話紀要》被紅衛兵作為傳單廣為印行,毛遠新的身份也就廣為人知。由於該校師生爭先恐後地參加紅色造反團,勢力迅速擴大,連校外的造反派組織也紛紛前來掛鉤聯係,在哈爾濱形成了以哈軍工造反團為核心的造反派聯合組織。

1968年遼寧省革命委員會成立,毛遠新任副主任,接著又任沈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軍區政委。在“文革”中,江青同毛遠新的關係非同尋常。眾所周知,江青對楊開慧和賀子珍生的毛岸青和李敏非常冷淡,但對毛遠新特別好,毛遠新公開稱呼江青為“媽媽”,唯其馬首是瞻,而江青亦待之如己出,關懷備至。

毛遠新在政治上也緊跟江青。表現之一是在1973年各大學恢複招生時,張鐵生交了白卷,卻被毛遠新封為“反潮流英雄”。二是創造了“朝農經驗”。“朝農”即朝陽農學院(前身為沈陽農學院),實行“開門辦學”,在1974年被樹為全國“教育革命的先進典型”。

“聯絡員”打鄧小平小報告

1975年9月,毛澤東病情加重,言語不清,難得會見客人,於是需要一名“聯絡員”。江青安插了毛遠新當“聯絡員”,他一下子就掌握了發布“最高指示”的大權。江青調毛遠新充任“聯絡員”,下了一著“妙棋”,毛遠新成了她的“傳聲筒”。毛遠新進了中南海之後,在毛澤東的臥室另裝了一部電話,歸“聯絡員”專用,一頭連接毛澤東,一頭連接政治局。凡事都由他來上下傳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