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個桂林女兵”:周總理特批的援越女兵(1 / 1)

“十個桂林女兵”:周總理特批的援越女兵

風雲人物

1964年8月,美國進一步擴大對越南的侵略,製造借口,轟炸越南北方,使戰爭逐步升級。中國應越南政府的請求,派出地麵防空部隊。

炮兵高炮部隊入越共9批9個支隊38個團零80個獨立營,作戰763次,擊落擊傷美機幹餘架,不僅用鮮血和生命支援了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鬥爭,也使部隊得到全麵鍛煉,取得了寶貴的作戰經驗。

“十個桂林女兵”所在的部隊是高炮62支隊,部隊駐地在越南北太省太原市名叫“娜妮溝”的一片森林裏。太原市位於河內正北方80公裏處,那裏至今還是越南最大的鋼鐵和電力基地。而“十個桂林女兵”進駐太原的經曆,幾乎就是一場傳奇。

1966年12月,紅飆、王萍莉、陳惠榮、蒙毅等來自桂林的10個女中學生第一次聚集在了一起。聽說有17個在北京就讀的廣西籍大學生要步行串聯到井岡山,重走紅軍路,她們堅決要求參加。其中,蒙毅年紀最小,還在上初二,她賴上了那些串聯的大學生,人家走到哪兒她就跟到哪兒。北京農機學院的張鐵錨開玩笑:“你要能抓住我你就去。”蒙毅連忙堵在門口,結果張鐵錨從窗口跳了出去,卻被守在窗下聽進展的“紅小兵”們逮了個正著,小家夥們興高采烈地衝著張鐵錨大喊:“抓住他了,蒙毅贏了。”10個女中學生如願以償。

1966年12月29日,等不及過元旦,27個大、中學生組成了紅衛兵步行長征隊,舉著隊旗,捧著毛主席像出發了。他們每人帶一件雨衣、一個飯盒、一個水壺,背著一床被子,齊聲高唱:“說打就打,嗨!說幹就幹。練一練手中槍,刺刀手榴彈。”

長征隊不久便走到了廣西憑祥市,這裏與越南僅有一關之隔。此時中國援越抗美的隊伍已經秘密出征,隻是沒有對外公開宣布。女中學生陳惠榮覺得奇怪,一路遇到穿著越南軍裝的人,一口標準的東北話,統統沒有領章帽徽,才知道已有部隊出國。17個大學生中,有兩位來自清華大學和北工院,他們悄悄到郵局給周總理發了一封電報,大意是我們遵照毛主席的教導,要求援越抗美,做國際主義戰士,請您批準。機敏的蒙毅悄悄地跟了去,並且將這件事捅了出來。大家都覺得這是異想天開的行動,甚至取笑他們,結果回電真的來了,周恩來總理特批這支“紅衛兵野戰隊”全體到中國援越抗美部隊鍛煉兩個月。從這天開始,27人的身份發生了質的轉變——由紅衛兵變為國際主義戰士。

1967年1月下旬的一天,27個預備走長征路的年輕人戲劇性地轉赴越南。他們貓在廣西憑祥中學後山齊腰深的茅草叢中接受任務。為了保密,宣讀命令時,還派了一個人在一旁放哨。1967年1月23日下午5時30分,27個經過周總理特批的學生秘密出了友誼關。

1967年2月,越南的河水還很刺骨,分配在醫療隊的女兵要洗大量的繃帶紗布,常常是半條河飄著血水。

16歲的蒙毅分配在宣傳隊,莽撞的她到醫療隊去慰問傷員的時候,看到一個20歲的截肢小戰士,蒙毅沒有看到他的另外一隻腳,奇怪他放到哪兒了,還順著床繞了一圈,想知道床底是不是挖了一個洞。小戰士說:“別找了,沒了。”蒙毅大聲問,那你以後怎麼辦?小戰士樂觀地說,不要緊呀,我還可以裝假肢,還可以為國家作貢獻。

紅飆和龔長華最愛熱鬧,聽說院長要到師衛生科,鑽進吉普車就跟著走了。恰好衛生科的炊事班在包餃子,熱情地挽留大家。結果遭遇到美機空襲。炊事班的夥房,被炸成了房子大的一個坑。鍋和餃子連影都沒了,同樣失蹤的,還有3個戰士。半個多月後,一場特大暴雨衝開了河邊被掩埋的掩體,露出了一隻手,大家趕緊刨開所有的浮土,發現戰友們早已犧牲。

其他女兵則在戰友們的嗬護下毫發無損直至歸國。每當防空警報響起,院長和老兵們都會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從四麵八方趕來把她們攆進防空洞,自己堵在洞口。南方人愛洗澡,女兵們晚上不顧醫院的禁令,偷偷跑到河裏。過了很久女兵們才知道,她們的男班長奉院長命令,每天都站在高高的堤岸上為她們放哨。而一位傷好歸隊的男戰友則來了一封信,信中讚揚她們不怕苦不怕髒,同時告誡她們說:“你們幾個女孩子還小,可能有些事情不懂,每個月有那麼幾天,是不能泡在冷水中洗東西的。”

1967年8月,“十個桂林女兵”隨部隊歸國,來到遼寧丹東駐紮;1969年,女兵們集體複員。

(據《文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