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製。推行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在全麵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製度的基礎上,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增強考試內容綜合性,側重考查學生創新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學生自主選擇參加考試的時間和次數。普通本科高校實行綜合評價、擇優錄取,逐步形成考生與學校之間雙向多次選擇機製。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適當拓寬高職院校畢業生接受本科教育通道,高職院校畢業生可通過專升本考試對口進入本科高校相關專業學習。
四、深化教育管理體製和辦學體製新的改革。要堅持管、辦、評分離的方向,堅持政府管教育、學校辦教育、社會評教育的原則,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政府要更多運用法規、規劃、標準、政策、公共財政、信息服務等手段引導和支持學校發展,形成政事分開、權責明確、統籌協調、規範有序的教育管理體製。加快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製度,促進高校辦出特色。
強化國家教育督導,充實完善各級教育督導機構,建設專兼職結合的督學隊伍,提高督導工作規範化、專業化水平。將政府業務部門監督評價職能調整到督導部門,健全各級各類教育督導評估和質量監測製度。堅持督政與督學並重、監督與指導並重,建立督導檢查結果公告製度和限期整改製度。
健全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製度。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充滿生機活力的辦學體製。
五、推進繼續教育改革,拓寬終身教育渠道。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積極發展繼續教育。繼續教育要以完善終身教育體係、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為主題,全麵提高人民科學文化素質,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推動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建設和人力資源強國建設。
要進一步強調終身學習理念,構建人人、時時、處處學習的環境和服務體係。要建立歸口管理、管辦分離的繼續教育管理體製和機構,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特別是高等學校要建立向社會開放優質教育資源的機製,推動全民終身學習。
六、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妥善解決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就業問題是世界各國麵臨的共同課題,更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就業工作的突出問題和首要任務。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和高等教育的重點工作,進一步健全促進就業的政策體係。
結合產業升級開發更多符合高校畢業生特點和意願的就業崗位。要結合轉方式、調結構和產業轉型升級進程,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開發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
政府將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從基層公共管理機構和社會服務組織購買崗位,更多用於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部分穩定可靠的就業崗位。提高公務員定向招錄和事業單位優先招聘比例,為高校畢業生成長成才提供更多選擇機會。健全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服務保障機製。實行激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政策,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引導高校畢業生進一步轉變就業觀念,健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係,進一步完善鼓勵建立創業園區、實行稅費減免、提供小額擔保貸款、免費提供創業指導、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等扶持政策。
(作者單位:中共遼寧省委講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