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1 / 1)

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

名篇選讀

作者:鄧小平

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是明確的,這裏主要有三個問題。一個是主權問題;再一個問題,是一九九七年後中國采取什麼方式來管理香港,繼續保持香港繁榮;第三個問題,是中國和英國兩國政府要妥善商談如何使香港從現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現大的波動。

關於主權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回旋餘地。坦率地講,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應該明確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國將收回香港。就是說,中國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龍。中國和英國就是在這個前提下來進行談判,商討解決香港問題的方式和辦法。如果中國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八年後還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個中國領導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國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我們等待了三十三年,再加上十五年,就是四十八年,我們是在人民充分信賴的基礎上才能如此長期等待的。如果十五年後還不收回,人民就沒有理由信任我們,任何中國政府都應該下野,自動退出政治舞台,沒有別的選擇。所以,現在,當然不是今天,但也不遲於一二年的時間,中國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這個決策。我們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長的時間了。

……

保持香港的繁榮,我們希望取得英國的合作,但這不是說,香港繼續保持繁榮必須在英國的管轄之下才能實現。香港繼續保持繁榮,根本上取決於中國收回香港後,在中國的管轄之下,實行適合於香港的政策。香港現行的政治、經濟製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當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將實行資本主義,現行的許多適合的製度要保持。我們要同香港各界人士廣泛交換意見,製定我們在十五年中的方針政策以及十五年後的方針政策。這些方針政策應該不僅是香港人民可以接受的,而且在香港的其他投資者首先是英國也能夠接受,因為對他們也有好處。

……

現在人們議論最多的是,如果香港不能繼續保持繁榮,就會影響中國的四化建設。我認為,影響不能說沒有,但說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的建設,這個估計不正確。如果中國把四化建設能否實現放在香港是否繁榮上,那末這個決策本身就是不正確的。人們還議論香港外資撤走的問題。隻要我們的政策適當,走了還會回來的。所以,我們在宣布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的同時,還要宣布一九九七年後香港所實行的製度和政策。

至於說一旦中國宣布一九九七年要收回香港,香港就可能發生波動,我的看法是小波動不可避免,如果中英兩國抱著合作的態度來解決這個問題,就能避免大的波動。……

我擔心的是今後十五年過渡時期如何過渡好,擔心在這個時期中會出現很大的混亂,而且這些混亂是人為的。這當中不光有外國人,也有中國人,而主要的是英國人。製造混亂是很容易的。我們進行磋商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僅在這十五年的過渡時期內香港不要發生大的波動,一九九七年中國接管以後還要管理得更好。

【編後】這是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同誌與來華訪問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就香港問題進行的談話。談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折射出這位偉大的政治家的卓越膽識和雄才偉略。這篇談話,對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